绿 叶 无 悔——四川武引水利工程建设纪实(三)
更新时间:2014-03-30 19:37:57 来源:绵阳市广播电影电视局 作者:贺正义 浏览:27047次 评论:0条
导读:的防洪工作进行了检查,准备了三千多条沙袋、钢筋石笼,一万多方砂石和救生衣等。洪水来前,龚道刚、苟奇、徐波、简乃军、冠子胜、胥洪等五次带着刘胜、周李军等干部到水库,站在宣传车上喊话,说服百姓们尽快搬迁出去。武引局的曹继礼、邓昭德、袁永进、张文军、唐..
生我养我的故土实在难离,有的搬走了还想回来看看。有的看地里绿油油的瓜瓜菜菜已经黄了,玉米、豆角差不多可以收了,虽说国家已经赔了产,白丢了烂在地里也可惜呀,又回来收摘。而淘金的人也没有走。
七月一日,十四年未遇的狂风暴雨袭来,半夜一点钟,响岩镇草鞋沟三户农民的房屋被山洪冲毁,人虽然救了出来,房子却被水冲得没了踪影。涪江大桥洪峰水位已经超过警戒线,情况危急,得知马上要被淹的小河村还有人,龚道刚、徐波等武引局领导急出了一身汗,马上赶到了水库,市府的负责人马道福、江油的胥洪等也闻讯立即赶来,马上调人调物投入抢险救人。他们率领移民、公安、民政、水务、防洪办等部门的党员干部近百人,连夜冒着瓢泼大雨,沿羊肠小道高一脚低一脚,拽住树枝,拨开荒草往小河村进发。荆棘杂草划烂了衣服,蚂蟥钻进了皮肉,怕手机打湿没法和外界联系,他们就用塑料袋小心地包好贴胸放着。穿过窦团山麓,早晨到达北城乡小河村时,一行人除了手机是干的,浑身上下都湿透了,头上脸上一抹一把水。顾不上湿衣贴身,寒风一吹,冷得打颤,他们马上挨家挨户去紧急动员撤离。但是农民们不相信大水会来,祖祖辈辈住在这里都没怎么的,哪有那么凶火呵,不信那个邪。一个农民将汽车停在原来的家门前,就是舍不得离开,胥洪、龚道刚等反复劝他,说:“你无论如何要走,实在舍不得你这个家,你把车放在这儿,人也必须到高处去。”
带他爬到了高处。没多久,那位农民在山上看着洪水来,看着水把车、房子都淹了,不禁倒抽了一口冷气:“好悬哪,若不是这些公家人的苦口婆心,自己还有命吗?”
在小河村里,哪里危险哪里就能听到抢险队员们的呼喊,看到他们奔忙的身影。他们找到了最后三十四个被洪水包围的农民,将他们送到了安全地带。抢险队员们又乘着冲锋舟在重重恶浪中颠簸着,顶风冒雨逐处搜寻是否还有没离开的人。水库警务所的所长带着民警们饿着肚子去救援,武引局送来了面包和水,还没来得及吃,也饿着肚子的移民,围上来问还有没有吃的。民警们这时已经七、八个小时没吃饭了,胃子饿得象揪紧了一样地痛,可是看见移民们没吃的,他们把自己的那份食物给了移民,没有一个民警吃。年轻的警察汤海涛觉得自己饿得象要飘起来,快昏倒了,只想就地倒下。但是当他和战友们看到移民吃得喜笑颜开,嘴里还说着什么时,他们满足了,因为移民们笑了。
水位还在不断提高, 7月2日凌晨4时38分,导流洞全部被水封住,急流漫过了上游围堰顶,6时34分,水继续猛涨,水位超过警戒线三米。攀长钢、水库建设项目部、武都镇、北城乡、武引渠首处等七支抗洪抢险队伍近两百人在第一时间赶到了第一线,沿着上、下围堰和涪江,密切监视水势,搜索水面是否有求救的人,是否有威胁围堰安全的漂浮物,准备好了块石、河砂、水泥、铁笼,等水位一降到上围堰以下就立即倾倒下去,加固大坝肩,以防止导流洞冲出的急流冲涮坏了围堰基坑。
险情就是命令,谭力带着副书记马华、市委秘书长陈友学等有关负责人也立即赶来了,作了上游围堰一旦溃坝的最坏打算,绵阳、江油的武警、公安、民兵预备役部队紧急到位,迅速成立了救护、防疫、保卫等队伍,十台指挥抢险车及救生衣、雨鞋、雨衣等物资同时送到。抗洪队员将住在低洼地方的群众转移到了安全地带,对水库、工地周围和江边的居民生活区日夜巡查,江油通过电视、广播、宣传车、手机短信等方式,随时报告雨情灾情。谭力一行到水库工地,看到淹没区的移民已经全部撤离,没有一人伤亡,前期已修好的工程安然无恙时,悬着的心方才稍稍放下来一些。谭力欣慰地对武引局的领导们说:"这里有你们,我们就放心了!"
早就牵挂着武引牵挂着防洪救灾的省委书记张学忠,也于7月5日率领着省委、省政府有关负责人赶来了,市、县领导谭力等陪着他们,风尘仆仆地赶往受灾较重的陈道新、陈应刚、陈应重等五户移民家中,张书记向他们嘘寒问暖送钱送物,仔细询问他们搬迁的过程,在大洪水中获救的情况。又向陈应友、李平等问补偿标准,农民们的真实想法和要求,当看到移民新村正在修建,移民的生活条件将有很大改善,防洪设施也正在加高加固的时候,张学忠热情地赞扬了这些在底层默默无闻地工作着的党员、干部和群众。农民们自发地热烈鼓掌,欢迎来看望他们的领导,表达他们的感谢之心。张学忠又到导流洞和围堰、水库工地,仔细询问大坝的轴线位置、蓄水水位。见首轮洪峰过后,库区安然无恙时,非常高兴,但仍然切切地叮嘱说:"武都水库是小平同志赞誉的'天府第二堰,是涪江中下游城镇防洪的重要屏障,水库安危,事关重大,务必要提高警惕,立足迎战更大洪水。"
这时很多工人正在紧张的忙着,张学忠走上前去握住了工人们一双双粗燥的手,连连说大家辛苦了。省委书记一句暖心的话,使炎炎烈日下一张张挂着汗珠的脸立时春风满面,笑逐颜开,大家忙说:”不辛苦,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书记与武引的建设者们相互挥手作别,将满心的情谊留给了对方。
七月十九日又涨大洪水,英雄的武引人再次擒住了洪魔。二十六日,任明清、尹发胜带领武引水利水电公司的人,开着机械车辆,将两次洪水毁损的十二公里公路全部修复。
洪水过后,来自河南、河北、山东等全国各地的建设者们,又开始不分昼夜的战斗。在这暑天流火,红日当顶,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挖掘机、装载机驾驶室里温度高到近四十度,驾驶员们一天干十多个小时,来回拉四、五十趟。因为嘎斯特地貌地下溶洞多,必须向洞里灌注混凝土打牢基础,筑坝的难度之高在全国少有,省水利勘探设计院的地质专家刘邦建,从一期干到二期,对武引有很深的感情,他不愿意在省城坐享安乐生活,到武都来钻溶洞查裂缝,勘察地质情况。公不离婆,秤不离砣,妻子不放心他上了岁数一人在外,跟着他进了大山,长年住在工地上,当起了一班技术人员的后勤,细心地照顾大家的生活,技术员们夸这位老人就象我们的保姆。
十一月一日,在欢腾的锣鼓声礼炮声中,四川省省委副书记、省长张中伟、水利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敬正书、省政协副主席阿称、省水利厅厅长彭述明、绵阳市委书记谭力、市长唐利民、市人大主任杨步润、市政协主席张世虎等为大坝开工培土奠基,混凝土灌浆完毕,涪江第一坝从此开始修筑。
春节大假,观雾山下的工地上却是灯火通亮,机械轰呜,车水马龙,一片繁忙景象。站在高处一望,只见明月涌涪江,波涛拍岸,卷起堆堆雪。两岸巨大的山壁都被切平了,在围堰底部抬头看,只见气势磅礴的围堰高耸入云,十分壮观。中国水电八局郑智杰副局长、中国水电基础局、中国水电九局联营体副经理毛建新等都日夜守在工地上指挥施工。长江水利委员会监理中心和贵阳设计院的监理总监陈义斌、高永刚带着监理工程师们,一刻不离地在工地上检验。工人们加班加点,铆足了劲。众多的建设者们正在为锁住蛟龙日以继夜地苦战着。为了保证2007年第一台机组发电,2007年的春节,建设者们也都不回家,将在工地上连续战斗。当一百二十米高的大坝建起后,巨大的围堰将沉入水底。
乡中人好水也甜,农村中有坦诚的人间真情。当武引二期的勘测设计人员到来时,农民们自发地载歌载舞夹道欢迎,自动为他们煮饭、送水。专家们在江油河口乡勘测线路,暴风雨突然袭来,他们一身被淋得透湿,周围的农民争着请他们到自己家,替他们烤衣服,烧水做饭,象当年帮助红军一样帮助他们。盐亭、射洪的农民们争先恐后不计报酬地为测量队砍去树木,清除阻挡视线的障碍物,半点没提"赔偿"二字。
武引工程得到了许多人的关心帮助,在二期前期建设中,水利部、国家防洪总指挥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的汪恕诚、敬正书、张基尧、索丽生、陈雷、省人大副主任马开明、省防洪办、省水利厅、省农水局的许多领导和同志都到工地检查指导工作。
春色和深情撞击着胸口,怀着对贫困山区百姓的爱,市武引管理局几辆车正驶往三台县三元镇群利村,从车窗看出去,一路是山丘连着山丘,也许缺水吧,虽然在春天里,有的地方树却黄了,叶子焉焉地垂着头。到了群利村,陕窄的土路上小坑连大坑,人在车里被颠得前仰后合,一会儿站起来,一会儿坐下去,抖得骨头好象散了架,五腑六脏要换位置了。颠簸了一段时间,汽车再也没法开,只好下了车,村长、村支书接到了武引局的同志们,分头带他们到村里最穷的人家去看望。
沿着崎岖的泥路,石恩义和周李军、张文军爬上了坡,到了杨华忠老人的家门前。杨华忠正在地里干活,见有客人来,光着腿,扛着锄头从不远的地里来到房前,他患有严重气喘病,没走几步就喘得上气不接下气,大张着嘴,象离开了水的鱼渴望着水一般,脸憋得青白青白的。大家进屋一看,这象屋吗?黄泥土墙裂着大口小口,猪圈的房顶大洞连小洞。厨房、寝室、堂屋都没有门,老人晚上睡觉就用一个大簸箕堵在门口,权当作门。冬天的寒风冷露就从簸箕上面的大空隙里往里钻,冷得彻骨。老伴去世后,杨华忠就一人孤独地生活在这里。看见老人这样凄惨,石恩义等很难过。拉过两条又黑又脏的板凳,坐下来和老人聊了起来。
石恩义亲切地问:"杨大爷,马上要栽秧了,你种了好多田?田咋种呢?"
"只种了五分田,够我吃就行了。请人种嘛,给工钱。"
"请人要花好多钱?"
"一百多元呢,另外还要买专用肥。"
"你的病发了咋办呢?"
"去村上医生那里捡点草草药嘛,再不行,就到镇上医生那儿捡点药。"
"医药钱从哪儿来呢?"
"东凑一点西凑一点,有钱就医,莫(没)钱就算了嘛!"
"你的娃儿呢?"
"有个儿,到外头打工,好多年都没回来过,不晓得他在外头咋样了。"
石恩义和张文军、周李军在屋前屋后四处看,商量需要多少材料把房屋维修一下。他们想帮助老人把猪喂起来,但是老人体力不行,走几步就脸青面黑喘大气,提不起猪饲料。喂鸡吧,这个不费多少劳力,但鸡多了,四处跑掉了也不行,得把院子围起来才好,三人商量定后又给老人聊起来。
石恩义沉重地说:"杨大爷,现在还有象你这么困难的人,我们很难过。共产党晓得你们困难,派我们来访贫问苦,看望你们。你不要焦心,栽秧子买肥料的事我们都包了,我们请人给你栽秧子,另外再给你把门装上。下一次我们单位的同志来,帮你把院坝围起来,再给你买一些母鸡来,你体力不行,就多喂点鸡,鸡蛋吃一些,卖一些,也有点收入。我们再联系你的儿子,等找到他以后,教育他也应该对父亲尽赡养责任,你的日子就好过些了。这儿有两百元钱,是我们三个人的一点心意,你拿去看看病,下次来时我们再给你带一些药来。我们会长期帮助你,你老好好保重吧!"石恩义拿出两百元钱,交到了老人手里。
杨华忠感动得老泪纵横,直说:"共产党好啊,解放前穷得滴血,饿死病死都没有人问,真要感谢你们,感谢党啊!"
走出老人的家,石恩义痛切地对周李军、张文军说:"中级小康水平是人平月收入八百美元以上,武引许多人达到了这个水平,但有的人总是现实的不理想,理想的不现实,还说钱拿少了,两相对比,差距多大!把两个处的职工都动员到这儿来,帮大爷把院坝围起来,同时也看看,受受教育。"
不久石恩义他们就帮老人栽上秧子,又带上处里的党员,运来了门和桌子,十几只半大的鸡,将老人千疮百孔的猪圈也培修好了关鸡。
谢连书、李音、刘胜、杨天光帮助王桂英老人。王婆婆的儿子死了,就靠孙子打工供养。“五一”节,他们带上蛋糕,礼物来到老人家中,为老人过了第一个吃上蛋糕的生日。插秧的时候,李音等又为老人送去化肥和衣物。门立军、张帆也帮助两个五十岁都没成家,家里还有七十八岁老母亲的黄仕甫一家,当他们第一次来,看到黄仕甫一家的困难景象时,马上就给了老人四百元钱。苟奇、徐波、刘永安、杨莉英、黄新全则帮助煤矿打工受伤,高位瘫痪的谢华昌,两次到他家,给买了两百多元钱的米、面、油,又送他四百元钱,还请绵阳的律师上门到他家里,向他介绍工伤赔偿的法律规定,帮他要回了别的律师收的三千元费用。龚道刚、王素德、魏厚勤、曹军又帮助妻子是植物人,女儿在上学的杨光洪,他们送去了两头小猪、二十只鸡,开学前夕,王素德和曹军又到他家中,看到院子里晒着丰收的花生和玉米,杨光洪妻子的病也好了一些,得知送去的小鸡已经卖出一些,收入了两百多元钱,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女儿的成绩也名列前茅,他们欣慰地笑了,交给杨光洪全组同志给孩子的六百元学费,说,只要孩子读书,今后的学费全都由他们包了。武引人帮助农民,农民们也把武引人当亲人,咳喘不已起不了床的王桂英,有一次知道李音他们要来,早早地准备了七八个大盘子,倾其所有,煮了几十个鸡蛋,装一大茶盘端出来,给每个人碗里装满了鸡蛋。李音想起局领导给她交代的,下去吃饭要自己付钱,不要没帮到别人,反而把别人吃穷了。上次她来找村、镇干部谈修路的事,中午在简陋的小饭馆里吃了点饭,都是李音付的钱,怕局领导不放心,回来特别给领导汇报说钱是她付的,这时便推辞不吃。王桂英大大地生气了,说:"只许你、你们帮我们,就不让我、我、我老太婆表、表点心意,你、你们天远地、地远地来,连、连一口饭都不吃就、就走,不是安心气、气、气我老婆子,看、看不起我、我……"又气又喘的王桂英喘得说不下去了,脸色发紫。
气坏了老人家可不好办了,李音他们只好吃,那一大碗怎么吃得完,大家又把鸡蛋挑出来一些。什么是鱼水情,武引人今天真真切切的体会到了。我们付出了一些,老百姓就付出了他们的全部,我们多么淳朴可爱的农民兄弟啊,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好好帮他们呢?!
2005 年9月里的一天,艳阳朗照秋高气爽,群利村的山湾里,忙过了秋收的农民们正在热火朝天地修路,沿路都是农民,他们挥舞着锄头锤子,挖的挖锤的锤,全村的男女老少都上了阵。为了让闭塞的丘陵深处能和世界连接起来,让祖辈都在山里的孩子快些走出大山,为了自己为了儿孙,农民们的热情空前的迸发了出来,连七、八十岁满头霜雪的老人都赶来了,手握锄头,用力地刨土挖砂。热气在张张黑红色的脸上奔涌,鼻子上、额头上沁着颗颗汗珠,在阳光下一闪一闪的闪着光。村长叫大家停下来
免责声明:《绿 叶 无 悔——四川武引水利工程建设纪实(三)》一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水利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只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水利在线联系(QQ:593295900),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可以点击下面的打赏按钮,对本站进行打赏支持!
| 相关新闻
| 评论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