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小城大学》思考民族复兴梦想
更新时间:2019-03-30 12:47:55 来源:网络评论员 作者:长河川淼 浏览:4718次 评论:0条
导读: “松花江汩汩,承载多少苦难。念涪凯两江浩荡,积淀多少回忆!”,据报道:由四川省三台县档案馆编纂的《小城大学——东北大学在三台》一书已由巴蜀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此书收集整理了民国抗战期间,上百万三台人民记忆中的非常珍贵的档案史料,包括:东大入川、..
“松花江汩汩,承载多少苦难。念涪凯两江浩荡,积淀多少回忆!”,据报道:由四川省三台县档案馆编纂的《小城大学——东北大学在三台》一书已由巴蜀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此书收集整理了民国抗战期间,上百万三台人民记忆中的非常珍贵的档案史料,包括:东大入川、古城建校、教学相长、传播文明、后方援战、追求真理、东大回迁、教育传承四大章节,真实记载有20余万字,包括了国立东北大学在三台县城持续八年的档案、照片,是对“一二•九”学生运动、西安事变,国共两党团结合作最终举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大旗,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深度挖掘和历史还原。
走近小城大学思考民族复兴梦想。回首1931年“九•一八”事变,南京国民政府的一纸不抵抗命令,一夜之间奉天(沈阳)就被日本关东军侵占,数月之后,整个大东北相继沦陷,是时的东北大学被迫踏上了入关流亡道路:从北平(今天的北京)到河南开封,再辗转陕西西安。当时的南京国民党政权继续无视全国民意,调东北军将领张学良到陕西会同西北军将领杨虎城等实施围剿红军的计划,东大师生便会同陕西高校广大师生在此期间推动张、杨“逼蒋抗日”演变成了西安事变,最终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和平解决主张。到1937年,东北大学更名为国立东北大学,本以为可以暂作休整,致力办学,同年全民抗战爆发,1938年春,日军开始对西安进行频繁空袭,东大被迫再次流亡迁徙,加之当时部分国民党人士的派系打压,与东大、三台内地的不懈抗争,结果一路上颠沛流离,最终在四川三台这座小县城得以栖身,从而有效保存了国立东北大学的文脉。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这首耳熟能详在歌声回荡于三台。1938年春,刚到四川三台的东大就成立了抗敌后援会,组织宣传队宣讲共同抗日的民族精神,真实揭露法西斯军国主义暴行,增强了后方民众的抗日决心。1940年和1941年,日军分两次对作为抗战后方基地的三台进行了轰炸。在经历两次轰炸后,东大为了民众以及学校师生的安全,选址城西牛头山腰观音庙侧,组织城乡群众凿穿石岩兴建大型防空洞。如今,大型防空设施得以保留,并作为“抗战遗址”警示后人,勿忘国耻。一个远在东北的大学,一个是偏于中国西南的小县城,因为全民抗战,在1938年的春天相逢了,此后更是长达八年的国运交响曲。这也是诸如西南联大、西北联大系列抗战内迁大学的一个真实缩影,更是中国近代文脉幸存的一份伟大感动。“全民抗战,无川不成军!”,三台县档案馆副馆长罗承表示:“我们编此书的目的,就是想通过这种史料的真实再现,进一步彰显东北大学对后方三台乃至整个川军、川人抗战教育的巨大贡献。”
十四年艰苦抗战,从战时首都重庆到陕北革命根据地延安,中国各地在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同仇敌忾,于1945年9月3日取得了全民抗战的伟大胜利。在1946年春夏之交,回迁辽宁沈阳的东北大学现已成为改革开放后全国首批211、985工程重点大学,在新的时代被打造为全国双一流重点高校。新中国成立前后,在国立东大办学基础上,还建立和发展了川北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和西华师范大学的前生)。原国立东北大学旧址四川三台中学被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本网评论员文章:长河川淼)
免责声明:《走近《小城大学》思考民族复兴梦想》一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水利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只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水利在线联系(QQ:593295900),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可以点击下面的打赏按钮,对本站进行打赏支持!
| 相关新闻
| 评论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