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辈的农水记忆(一)
更新时间:2014-07-21 16:33:06 来源: 作者: 浏览:4979次 评论:0条
导读:父辈的农水记忆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一个个大旱断粮之年,老家没有一滴雨。田间溪水蒸发的快,就是无水灌溉,那些不缺水的冬水田居然也干了,裂了好大的口子。在骄阳炙烤下,生命在枯死,牛儿没法在坡上啃草,猪草更是大问题。其实,田边土坎上的猪草早被人吃得干..
父辈的农水记忆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一个个大旱断粮之年,老家没有一滴雨。田间溪水蒸发的快,就是无水灌溉,那些不缺水的冬水田居然也干了,裂了好大的口子。在骄阳炙烤下,生命在枯死,牛儿没法在坡上啃草,猪草更是大问题。其实,田边土坎上的猪草早被人吃得干干净净。猪在饿,人更饿。
老家就驻在沟边,这条龙潭沟是涪江的一条支流,发源于五里梁,在刘家壕、马家壕交界处汇入涪江。龙潭沟本来河床就浅,河水低吟着缓缓地流去。解放前人们在河上造了一些跳墩,以便涨水时可以通过,但发大水却是不能过的。同时,还修了一些低矮的石河埝,在沟边建起碾坊,可碾米、磨面。这些都是善人善事,过跳墩不收钱,碾米磨面只收少量钱,主要是方便群众。碾坊在1978年时还有,但也不多见。
解放前有一位国民政府的财政部长通过筹款在涪江边修了一座引水发电工程,名叫可亭堰,可解决北坝、广华两乡沿途的灌溉和饮用。解放后,根据地形,在类似龙潭沟的溪流上还修了许多的拦河坝,坝高两米至三米,把水蓄起来,需要灌溉时用水轮泵提灌使用。修建拦河坝,还有一个故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党委政府组织牵头,农民出工,在五年多的时间里依靠最为原始的肩挑背磨就把团结水库、鲁班水库和人民渠修起来了。后来修大围堰以及水轮泵提灌站时,一些人就几上几下地运作水利建设,真的让老百姓搞不懂。大围堰工程是把涪江中游河里的水蓄起来,然后用水渠把水引到下边去,利用河势下移,水渠大致保持相应高度的平移,下游的田土就可以浇灌了。这个道理很简单,不识字的农民也都能看得懂。
提灌站就不同了,拦河坝蓄的水,通过提灌站,提升到三十米,或者五十米的高坡上,然后再用引水渠流到田地里。县水电局派了专家和技术员到来农村,宣传上级的工作安排,讲解农村水利建设的好处。在讲解的时候,公社干部就想不通,大队干部、生产队干部也想不通,虽然他们识文断字,他们就不知道这个原理。农民们更是想不通,不管识字的不识字的,见过世面的没有见过世面的,一概想不通。虽然有水车可以参照,但那水车才多高,了不起就是三丈高。五十米的高坡,从山脚到坡顶,走上去都费力,起码也要十分钟。担一挑水上去,到坡顶就只有一半了。水自动上得去吗,能够灌溉田吗?面对这一个个的问题,县上派来的技术员磨破嘴皮子,乡民们还是一个个的摇头。
好在那时候党委、政府威信高,老百姓比较淳朴,只要国家一声令下,再有困难和怀疑都要服从并干起来。在指挥部的安排下,拦河、修渠、安水轮泵,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就完成了。在水轮泵抽水的那一天,人们象看西洋剧一样,在新奇、惊喜、怀疑等多种情感的驱使下,男女老少纷纷走出家门,簇拥在河边,走上拦河坝,看着领导一声令下,水门慢慢开启,一股激流奔涌而出,沿着主干渠哗哗流去,带动水轮泵,把水往上提。
免责声明:《父辈的农水记忆(一)》一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水利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只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水利在线联系(QQ:593295900),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可以点击下面的打赏按钮,对本站进行打赏支持!
| 评论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