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十二五”系列报道四:绿色发展 利国惠民
更新时间:2015-12-27 10:08:28 来源: 作者: 浏览:566次 评论:0条
导读: □记者 赵学儒 2015年初春,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冰凌花凋谢,大地泛绿,杨柳吐翠,映山红又开始重染山冈,娇媚清新景象让人欣喜。更让人喜悦的是,二十多年不见的候鸟,也纷纷来到鸭绿江河畔。“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的诗情画意又回到百姓生活..
□记者 赵学儒
2015年初春,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冰凌花凋谢,大地泛绿,杨柳吐翠,映山红又开始重染山冈,娇媚清新景象让人欣喜。更让人喜悦的是,二十多年不见的候鸟,也纷纷来到鸭绿江河畔。“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的诗情画意又回到百姓生活里。
“几千年了,长白人刀耕火种,破坏了环境,是小水电代燃料项目改变了这里的习惯,保护了大自然。又清洁又安逸新的生产生活方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最好出路。”长白县水电局一位负责人感慨地说。
五年来,长白县积极实施小水电代燃料项目,成为全国第一批“小水电代燃料生态示范县”。小水电代燃料项目的实施,再现了长白县奇特的自然风光,助力其成为旅游胜地,直接或间接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让老百姓得到了更多实惠。在环保意识、绿色发展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深受其益的长白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注意环境保护和环境改善。
长白县的转变只是全国实施小水电代燃料项目成效的一个缩影,也是五年来农村水电绿色发展、创新发展的一个缩影。“十二五”期间,农村水电高举绿色、创新、科学发展的旗帜,在“民生水电、平安水电、绿色水电、和谐水电”建设方面实现新进展,取得新成果。
集中连片推进
小水电代燃料走出新路子
不仅仅是吉林长白县,凡是全国实施小水电代燃料项目的地区,都是旧貌变新颜,山更青了,水更绿了,群众更富裕了。
安徽省岳西县水畈村,是小水电代燃料项目示范区。2014年7月,这里群山葱茏,街道整洁,虽是晚饭时分,却不见过去炊烟笼罩的现象。村民张先南指着门前架起的电力线路,乐呵呵地说:“乡亲们如今用电做饭,很少烧柴火了。”
这样的项目,让农民告别了烟熏火燎的日子,还让一些农民经营起碾米厂、茶厂,走上致富路。村民们说:“煮饭不用柴,吃水不用抬,走路不脏鞋,生活亮起来了。”“小水电照亮了山村致富路”。
放下了砍柴的斧头,森林得到有效保护。众多小水电代燃料项目区走上了“以林蓄水、以水发电、以电护林”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2003年年底,水利部启动了五省(区)26个县的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到“十一五”末,小水电代燃料工程扩大试点圆满完成,建设范围由试点的80个县扩展到518个县。“十二五”,在试点基础上,小水电代燃料的规模不断扩大,并且与国家退耕还林、“天保”工程、水土流失治理有机结合,进一步优化项目布局。其中的创新亮点,就是按照整村整乡整县集中连片推进的思路,开展了小水电代燃料生态示范县试点建设。
这期间,作为主管部门的水利部农村水电及电气化发展局,按照水利部党组的统一部署,加强小水电代燃料项目管理,协调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出台了农村水电信贷支持政策,为小水电代燃料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资金保障。
目前,全国已建成了3个小水电代燃料生态示范县、80个代燃料乡和1478个代燃料村。
2009年以来,国家已累计下达中央补助资金35亿元,开工建设小水电代燃料项目328个,建设代燃料装机95万千瓦。这些项目全面建成后,可解决80万户320万农村居民的生活燃料问题,保护森林面积1100多万亩。
绿色评价试点
水能资源管理探索新途径
农村水电在解决农村无电缺电问题、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受当时认识水平和条件限制,早期建设的部分电站不同程度地存在下游河段减水脱流,影响河流生态和下游生产生活用水等问题。对此,水利部发布相关文件,明确规定农村水电开发建设应满足下游生态用水要求;同时,组织开展全国水能资源开发规划调查,基本摸清各地规划工作现状和5260条河流水能资源开发规划情况。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树立绿色理念,努力消除不良影响,逐渐成为农村水电行业的自觉行动。
2013年起,水利部启动了绿色小水电评价标准(试行)制订工作,完善农村水电环境保护技术标准,引导建设环境友好、社会共享、经济合理和安全高效的绿色小水电。国家在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17座水电站开展了绿色小水电评价试点,为推进绿色小水电建设打基础。
从陕西巍峨山间盘旋而上,到甘肃铁马秋风刁斗风沙,不变的是充满绿意和生命的水流。绿色象征着生命力,也象征小水电发展的生命力和可持续性。陕西、甘肃两省为确保引水式电站减水河段的最小下泄流量,分别印发了《陕西省水利厅关于农村水电站保证最小下泄流量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关于严格执行水电站最小生态下泄流量有关问题的通知》,对维持最小下泄流量的工程措施和管理措施提出了明确要求。
陕西、甘肃的典型电站资源禀赋迥异,开发方式各有特色,但都能结合本地实际和地方特色,按照绿色发展理念,采取生态环境保护、惠及当地农民等措施,实现了电站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赢。
“十二五”期间的另一较大亮点,就是以中小河流水能资源开发规划和绿色小水电建设为重点,水能资源管理在开拓创新中不断加强。水利部印发了《关于开展中小河流水能资源开发规划工作的意见》,在全国首次布置中小河流水能资源开发规划修编工作。目前全国确定修编水能资源开发规划的中小河流3600余条,其中近2600条已完成修编。
扩大改造范围
增效扩容开辟新领域
2011年,水利部与财政部在浙江、重庆等六省(自治区、直辖市)联合启动了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试点。
2013年,按照李克强总理“在先行试点的基础上继续扩大改造范围,充分发挥综合效益”的指示,广东等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面实施了增效扩容改造工程。
增效扩容,使众多效益低下的小水电站起死回生、升级换代,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河北省易县,因为水能资源丰富,曾被誉为“华北的独生子”,先后在国家的支持下建成6座小水电站,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较大贡献。然而,这些电站建于上世纪70—90年代,已经运行几十年,设备老化,发电效益低下,甚至不能保障职工工资。更重要的是,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有的甚至危及职工的生命安全。同时,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2014年,国家投入3000多万元,助力易县完成农村水电增效扩容项目。
易县小水电公司经理刘文成介绍:“改造后,增效20%。环境美观了,安全系数增加了。”
而在我国西南的四川省沐川县,黄丹电站投入近亿元设备改造资金,创造了1100多个就业岗位,直接为当地增加税收310万元。电站改造前多年平均年发电量1.4亿千瓦时,改造后装机容量增长6.7%,年发电量增加5259万千瓦时,预计年增加营业收入2000余万元,增加税收400余万元。
无论在华北,还是在西南,甚或其他地方,增效扩容使小水电充满生机,把更多的绿色能源送到工厂、地头和千家万户。
“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补助88亿元,全面改造了4400多座农村水电站,改造后装机容量和年发电量将达到900万千瓦和350亿千瓦时,分别比改造前增加20%和40%以上。
强农惠农解困
农村电气化建设丰富新内涵
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把规范农村水能资源管理、引导农村水电科学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作为重要内容,更加注重强农惠农、扶贫解困,不断提高农村用电水平,赋予了农村电气化建设新的内涵。
作为重庆市彭水县“十二五”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建成投产的第一座水电站,峡马口水电站一直藏身深山中,却给当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巨大变化。“养儿不用教,酉秀黔彭走一遭”形容了这里的贫困。这里的村民进出只有一条羊肠小道,路面凹凸不平,而且山高坡陡路滑,遇到雨季,连摩托车都无法通行,有时候连牛都拉不走。村民被困在大山里,多年来过着贫穷的日子。
峡马口水电站建成,电站进场路也成了村民的扶贫通畅路。汽车给村民送来煤炭、液化气,村里的肥猪、山羊、洋芋等土疙瘩也运出去卖出了好价钱。村民在屋头看电视,电饭煲就把饭煮好了。
更可喜的是,村民思想发生了巨大变化,越来越与外界融合,在不断的交流中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传统的生产生活模式,开启了现代文明生活的大门……
“十二五”,中央累计安排投资29亿元,涉及1070多个项目,建成300个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带动电气化县完成农村水电新增装机容量500多万千瓦。同时,市场机制也引导着社会资本参与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建设。
强化制度立法
行业能力建设取得新进展
甘肃省龙渠一级、龙渠二级水电站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活动,生产设备设施、作业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等关键要素落实到位,提高了电站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十二五”,农村水电行业新发布标准31项,其中国家标准9项、行业标准22项。目前农村水电现行有效标准达52项,其中国标14项、行标38项。
水利部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研究出台支持农村水电发展的政策措施,明确新投产电站以省为单位实行标杆电价,建立水电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并将小水电增值税税率统一下调为3%。
各地积极推动地方农村水电立法工作。河北、辽宁、广西出台了地方性法规,浙江、新疆、重庆、江西、安徽的地方性法规已列入省级立法计划。
农村水电国际合作不断加强。“点亮非洲”项目进展顺利,“中国小水电增效扩容改造增值”项目概念书获全球环境基金(GEF)批准,项目选点工作基本完成,将按照国际先进标准,在增效扩容改造的同时修复河流生态,提升生产安全和信息化水平。
绿色发展,利国惠民。回顾“十二五”,农村水电完成投资1400多亿元,其中中央投资138亿元,是“十一五”中央投资的6倍多;新增农村水电装机超过1300万千瓦,总装机达到7500多万千瓦;累计发电量超过1万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了3.2亿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8亿吨。展望“十三五”,在国家创新发展、绿色发展理念推动下,农村水电将再谋新发展,再踏新征程,再做新贡献。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5年12月25日
免责声明:《精彩“十二五”系列报道四:绿色发展 利国惠民》一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水利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只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水利在线联系(QQ:593295900),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可以点击下面的打赏按钮,对本站进行打赏支持!
| 相关新闻
| 评论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