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合理利用、优化配置水资源,优质水优先供给生活,加强水源卫生防护,保证水源的可持续性
我国是个淡水资源匮乏且时空分布不均的国家,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有限的淡水资源又有不同程度受到污染。为了从根本上保障广大农民的饮水安全,各级领导必须高度重视饮水水质问题,真正把优质水作为农村饮水工程的水源。
2、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以城乡供水一体化为目标,优先建设规模化集中式供水工程
(1)县城、乡镇自来水厂的周边农村,应优先依托自来水厂的扩建、改建、辐射扩网、延伸配水管线发展自来水,供水到户。
(2)在人口居住集中、有好水源的地区,应优先建设适度规模的集中式供水工程,必要时可跨区域取水、联片供水。
(3)无联片供水条件,又相对独立的村庄,可选择适宜水源,建造单村集中供水工程。
(4)居住相对集中,又无好水源地区,需特殊处理,制水成本较高时,可采用分质供水(饮用水与其他生活用水分别供水〉。
(5)居住分散的山丘区,有山泉水与裂隙水时,可建井、池、窖等。单户或联户供水;无适宜水源时,可建塘坝、水池、水窖等,收集降雨径流水或屋顶集水。
3、针对水源不同水质,采用适宜技术,加强水质净化与消毒,确保水质
详见本章第二节的“水源水质与水处理工艺”。
4、合理确定设计供水规模,发挥投资效益,保证水厂良性运营
(1)村镇供水工程的供水规模,系指水厂的供水能力,为集中供水工程规划设计的重要参数。应按该工程供水范围内的最高日用水量计算,以加3〃表示。
(2)供水规模(即最高日用水量)包括:居民生活用水量、饲养畜禽用水量、工业企业用水量、公共建筑用水量、消防用水量、浇洒道路与绿地用水量、管网漏失与未预见水量。
5、加强水质检验、监测,逐步建立水质监测网络
饮用水水质问题,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活与身体健康,必须重视已建和规划建设饮水工程的水质监测,逐步建立和完善水质检验和监督体系。
检测的目的在于及时掌握水质情况,查找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和技术对策,确保供水水质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