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领域要主动面对“挑刺”

更新时间:2018-05-16 22:27:35 来源: 作者:云霞 浏览:758次 评论:0

导读:2018年是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党员领导干部有哪些好方法、硬举措来防止和解决扶贫工作中的形式主义等倾向性、苗头性问题?记者日前深入云南、安徽、贵州等多个脱贫攻坚重点地区进行调研。(5月16日人民网)精准脱贫几年来,各地在党中央领导下,啃“硬骨头”、下“深..

2018年是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党员领导干部有哪些好方法、硬举措来防止和解决扶贫工作中的形式主义等倾向性、苗头性问题?记者日前深入云南、安徽、贵州等多个脱贫攻坚重点地区进行调研。(5月16日人民网)

精准脱贫几年来,各地在党中央领导下,啃“硬骨头”、下“深水”,切实取得了许多可圈可点的成效,近三年的年均脱贫人数均超过了1千万。然而,脱贫攻坚越往深处走,难处越大,障碍越多,除了继续号召广大帮扶干部鼓足勇气,再接再厉,拿出更大的决心,使出更有效的手段,还需面对社会的监督,主动面对媒体调研采访“挑刺”。

脱贫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经得起实践、人民的检验,自然也要经得起媒体的调研。众所周知,在脱贫行动攻坚拔寨的过程中,虽然行动有力,进步神速,但伴随的“负面声音”、作风问题却一直没有断过。有的地方,通过“巧算”收入账,以拔高收入的方式实现假脱贫;有的发展产业不调查研究,靠拍脑袋决策,有的搞“亮点工程”,追求短期效益。发现一起,问责了一起,起到了很好的震慑作用。

但是,作风问题一直就是个“顽疾”,就像弹簧一样,反复性、易发性非常突出,既不可能在短期内灭绝,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立竿就能见影。如果作风问题压制不好,脱贫攻坚行动中,就会出现慢作为、假作为,乃至骗取冒领等贪腐行为。而这一切,仅靠系统内部自查是远远不够的。

在公众眼前,媒体一向是正义、客观的化身,让人容易信服。而且,媒体作为专业级的调研人员,更容易发现普通群众、干部自身发现不了的问题,通过“挑刺”找出脱贫攻坚的问题,然后进行报道,倒逼不良作风及时纠正,全力投入到脱贫的行动中去。

如今,剩下的多是些深度贫困群众,脱贫的压力大、投入大、风险高,稍不注意就可能失败、前空尽弃。这让不少干部心存忧虑,也让一些群众失去信心,如何进一步加强干群的配合,整合最优的资源,发挥出群众增收的最大动力,确实需要不断找错、纠错,校正问题。为此,党员干部应正确看待媒体的“挑刺”行为。


免责声明:《脱贫领域要主动面对“挑刺”》一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水利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只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水利在线联系(QQ:593295900),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可以点击下面的打赏按钮,对本站进行打赏支持!

| 评论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