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县水土保持淤地坝建设的几点经验

更新时间:2014-06-29 18:16:52 来源: 作者: 浏览:1464次 评论:0

导读: [关键词]水土保持、淤地坝、建设 [摘要]大通县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在科学研究、小流域治理和农田基本建设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山城景阳沟坝系建设示范工程,及时分析总结坝系建设的经验和问题,并进入了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工程和坝系工程为示范建设的新阶..

    [关键词]水土保持、淤地坝、建设

    [摘要]大通县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在科学研究、小流域治理和农田基本建设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山城景阳沟坝系建设示范工程,及时分析总结坝系建设的经验和问题,并进入了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工程和坝系工程为示范建设的新阶段,我县景阳沟流域坝系示范建设正在向多层次、多目标、多功能、高效益的综合开发体系发展,为青海省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积累了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 

    1、水土保持淤地坝建设背景

    大通县地处黄土丘陵沟壑区第四区,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步开展了水土保持沟道治理工程。90年代中期后逐渐以淤地坝建设为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的亮点,自80年代开始,随着全省唱响治理水土流失、打造秀美山川的主旋律,景阳沟流域坝系工程是在全面贯彻西部大开发战略,切实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的精神,落实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在新形势下关于黄河上中游地区沟道和沟坡双重治理的宏伟蓝图下实施的,目的是最大限度的制止泥沙下泄,调节径流,发挥防洪,灌溉、淤地的多重作用,同时,以坝代路,改善人居交通,促进流域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2、大通县水土保持淤地坝建设的现状与成果

    大通县作为青海省生态建设重点县之一,地处青海省东部干旱地区,气候高寒干旱,水土流失面广量大,全县水土流失面积达1978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64%,生态环境基础薄弱。严重的水土流失毁坏农田草地,降低耕地肥力,加重旱涝灾害,淤塞河道水库,加剧生态环境恶性循环,是制约我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自80年代开始,随着全省唱响治理水土流失、打造秀美山川的主旋律,大通县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在科学研究、小流域治理和农田基本建设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并进入了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工程和坝系工程为示范建设的新阶段,我县景阳沟流域坝系示范建设正在向多层次、多目标、多功能、高效益的综合开发体系发展。

    景阳沟流域坝系工程是在全面贯彻西部大开发战略,切实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的精神,落实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在新形势下关于黄河上中游地区沟道和沟坡双重治理的宏伟蓝图下实施的,目的是最大限度的制止泥沙下泄,调节径流,发挥防洪,灌溉、淤地的多重作用,同时,以坝代路,改善人居交通,促进流域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大通县从1982年开始,就在全县水土保持工作中开展了以涝池小型淤地坝、谷坊为主体的水土的水土保持沟道治理工程,但由于规模小,建设分散,未形成系统的坝系规模和治理效益。自1995年以来,大通县水土保持工作站开展了以骨干工程,中型淤地坝和小型淤地坝相互配合构成有机水土保持体系的淤地坝坝系建设工作。大通县先后建设水土保持骨干工程13座,中型坝7座,小型淤地坝45座,总控制面积63平方公里,总库容26万立方米。并结合小流域综合治理,经过多年的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水土保持坝系工程建设从设计到施工,到管理,取得了一些创新性的技术成果和管理经验。2003年山城景阳沟坝系建设被黄河上中游管理局确定为坝系建设示范工程,为黄土丘陵沟壑区的水土流失治理,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典型引路作用。

    3、主要建设经验

    3.1、规划与设计方面:

    景阳沟流域坝系建设依照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和骨干工程设计标准科学合理地布设的,主要以骨干工程为主体,大、中、小型淤地坝相结合,蓄水、拦泥、生产、防洪各效益兼顾,形成排淤结合、相对稳定的沟道坝系。小流域坝系布设应遵循“骨干控制,大小结合,中小为主,合理配置,综合利用”的原则,以骨干工程来提高坝系的整体防洪标准,保证坝系的工程安全和生产安全,具体布设原则:主沟道,较大支沟沟口以及沟掌控制面积3—5平方公里处,应布设骨干工程;中小型淤地坝、塘坝可因地制宜布设。工程结构为:主沟道骨干工程结构为三大件(坝体、溢洪道、泄水洞);支沟以及沟掌骨干坝结构可为二大件(坝体、泄水洞),蓄洪排清,全拦全排,有常流水的沟道,前期为水库的骨干工程还需布设反滤体,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的黄土均质碾压坝更应注意辅设反滤体。骨干坝要一次建设完成,中小型淤地坝可一次建设分期加高完成。

    3.2、科学规划设计,严把施工质量

    为了保证淤地坝项目顺利实施,严格按照《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项目建设管理规程》和《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要求,全面建立健全质量监控体系,认真做好项目的检查和质量监督,具体采取了四项措施,一是认真做好工程开工前的准备工作,在单项工程初步扩大设计的基础上,编制了《山城景阳沟流域坝系实施方案》以及各单项工程的实施方案,施工组织计划和开工报告;二是认真组织施工人员,做到施工技术人员坝坝到位,严格监督,严格控制坝体碾压的土料厚度(用自制的、上面标有尺度的一根细钢筋作为探杆来控制其厚度)、施工建材、干容重等重要技术参数,确保工程的质量;三是严格工程施工管理,各项工程在清基、削坡、结合槽开挖、反滤体铺设和涵管安装等单元工程完成后,先由水保部门自验,然后由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对工程监理部门提出的监理指示高度重视并及时解决,保证了工程建设严格有序的建设;四是严格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对工程实行合同制管理,与工程承包方签订建设合同,并以建设合同规定之内容严格履行,保证了工程的顺利建设。

    3.3、淤地坝建设应与流域综合治理相结合

    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关于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顺利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大通县县委、县政府按照“水保塔台、政府导演、各部门同唱一台水保戏”治理导向,本着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以提高林草覆盖率,降低沟道侵蚀基点,建设秀美山川为重点,转变观念、解放思想,确立景阳沟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为一项富民强县工程,全面开展小流域山、水、田、林、路为一体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即以小流域为单元,因地制宜,统一规划,集中治理。根据小流域地貌形态特征和土壤侵蚀特点,采取立体层次结构配置模式,坡面治理多修水平梯田;沟坡修建水平沟,鱼鳞坑等营造乔、灌木林,形成乔灌混交;主沟道兴修骨干工程,防洪拦泥,并配置中小型淤地坝,支沟溪线上建立谷坊并营造沟底防冲林。通过上述各项措施配置,形成小流域自上而下,层层设防,节节拦蓄,形成“三道防线”的立体工程防护体系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模式。

    3.4、林草措施与淤地坝建设并举,是二者的共同需要

    林草措施是生态修复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手段,它与工程措施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关系。林草措施为工程措施提供了良好的运行条件,同时工程措施也为林草措施的运行提供了保证。实践证明,如果离开工程搞林草措施,林草生长所需要的水份得不到保证,不但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其生长发育也会受到较大影响;同样,离开林草搞工程,大量的泥沙淤积使工程寿命缩短,甚至因为泥沙无限而工程容量有限,造成工程的水毁现象,据大通县水保站景阳沟流域坝系工程对比流域实测资料推算,有林草措施保护的工程运行年限是无林草措施保护工程的两倍以上。

    3.5、重视流域坝系监测设施建设

    开展坝系监测目的在于总结小流域坝系布局、工程建设管理、技术应用、运行机制等方面的成功经验,积累基础资料,为坝系工程建设综合效益评价提供技术支撑,为今后我县开展坝系建设提供科学依据。青海省水土保持监测总站组织开展景阳沟小流域坝系监测工作,完成了坝系监测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监测仪器的配置,监测工作步入正轨的基础上,完成坝系坡面治理动态监测,坝系沟道工程动态监测,坝系拦泥、蓄水用水监测及坝系安全运行监测,流域把口站输沙量监测和雨量站雨量观测。景阳沟流域坝系监测的主要内容有,工程建设动态监测,包括坡面治理动态监测和沟道工程建设动态监测;拦沙蓄水监测,包括拦沙监测、输沙监测和蓄水用水监测;坝地利用及增产效益监测;坝系工程安全监测,包括坝体及其泄水建筑物安全监测和坝系安全监测。

    3.6、建立健全统计工作和工程档案管理

    在项目实施中,加强了对工程项目的统计工作和档案工作,改变了以往工程统计数据不夠准确、工程档案不完善的状况,做到了坝坝档案齐全、文图表一致。

    4、淤地坝建设成效显著

    大通县通过淤地坝工程建设,对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减少入黄泥沙、保护下淤安全、解决群众交通、提高水土资源利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显著的作用。选取典型农户和典型地块对比分析,小流域各项措施治理前后群众经济状况及生产、生活、居住环境等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项目治理前典型农户(分别选取景阳、寺沟7个自然村为单元布设典型农户,每村好、中、差各3户)实有耕地面积人均0.158 hm2,人均人工林地0.0319 hm2,粮食产量人均340kg,经济作物人均16.51 kg,人均纯收入876.41 元。自项目实施以来,流域在荒坡营造水保林的同时,结合退耕还林政策,对250以上坡耕地进行了人工造林,截止目前,流域典型农户人均人工林地占到0.1603 hm2。项目实施以来,流域生态环境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尤其打造生态旅游型小流域治理模式后,流域植被覆盖率由原来的14.37%提高到目前的33.5%,流域空气温度有效增加,水份蒸发量降底,水源涵养能力明显提高,生态效益十分显著,水土保持各项措施的实施调节了流域小气候,涵养了水源,改善了人居环境,人民安居乐业。

    5、结语

    从大通县水土保持淤地坝建设的显著效益足以证明大通县水土保持治沟措施是比较成功的、有效的,通过治理所取得的经验措施值得推广。通过淤地坝建设,不仅能显著提高淤地坝工程建设水平,提高流域防洪保收标准,有效防治水土流失,将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促进地区经济持续发展,消除西宁市向现代化旅游城市建设发展的隐患;而且坝地的增加,能推进流域植被建设与恢复,促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当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加快生态环境建设步伐。大通县水土保持淤地坝建设目标切合实际,措施布局合理,建设内容和发展方向符合流域自然经济发展规律,对青海省东部干旱山区淤地坝项目的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免责声明:《大通县水土保持淤地坝建设的几点经验》一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水利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只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水利在线联系(QQ:593295900),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可以点击下面的打赏按钮,对本站进行打赏支持!

| 评论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