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百年梨园为你诉说
更新时间:2017-03-09 19:52:52 来源: 作者: 浏览:1438次 评论:0条
导读:听,百年梨园为你诉说 进入加级寨梨花谷,有一块格外显目的景区指示牌---百年梨园。这些梨树有一百年了吗?老树枝干遒劲洒脱,历史感十足,花朵尤其密匝,果实特别圆润,味道格外香甜酥软,它吸引着一颗颗好奇探寻的心,吸引着无数向往的脚步。村子里这几百棵老梨树..
听,百年梨园为你诉说
进入加级寨梨花谷,有一块格外显目的景区指示牌---百年梨园。这些梨树有一百年了吗?老树枝干遒劲洒脱,历史感十足,花朵尤其密匝,果实特别圆润,味道格外香甜酥软,它吸引着一颗颗好奇探寻的心,吸引着无数向往的脚步。
村子里这几百棵老梨树,枝繁叶茂,树干壮硕,花开时密密匝匝眼睛都看不清对面,收获时累累果实怎么也摘不完,盛夏它伸展枝叶留下一片阴凉,冬日它用身体阻拦猎猎寒风。晨光中、夕阳里,它与天边的白云对望,为加级寨的美好明天祈祷。这些老树,要两三个人才能围抱过来,结出的梨汁多甜脆细腻,品质上乘,在收成好的年景,一棵树就能收获2000公斤梨,能给主人带来5000元左右的收入。要想探寻鲁沙梨的来历,想知道这个品牌的形成,那么,让我们来到这些百年老树跟前,一起穿越时光细细倾听。
多年以前,加级寨和周边很多蛮荒之地一样,土地贫瘠,水源奇缺,道路不通,信息闭塞,种不出粮食。民国时期,这里大片种植罂粟,收获之后,沿着山间毛路,艰难地用马驮到大山之外去换取粮食和生活必需品。
加级寨海拔1810米,年平均气温17。C ,年降水量1000毫米,适宜种植果蔬和水稻。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在大面积种植水稻的同时,也种植了大片黄皮梨。后来,温饱解决了,大家不愁吃了,就想着如何提高土地利用率,将水田改成果林,种植经济果木,增加收入。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村里人开始为寻求更好的品质和口感,不断尝试改良梨树品种。
个旧人都知道,鲁沙梨并非个旧土生品种,多年以前个旧街头卖的本地梨就是黄皮梨。毕业红村委会主任、也是加级寨人的陆崇凯说,从他的祖父辈开始引种火把梨,宝珠梨,都因口感不好而淘汰了,又尝试用本地的棠梨树与元阳的鲁沙梨、与陆良的蜜香梨进行嫁接,当年交通不便,祖辈们去陆良、元阳找树苗,全靠人背马驮。那时候人烟稀少,山高坡陡,杂草没腰,有些地方甚至没有路,得自己开路,来回一趟得十天半月。怎样让树枝保持水分,提高成活率,不枉一路奔波,风餐露宿,艰苦跋涉,他们绞尽脑汁,想出了将树苗插在萝卜里的方法,小心翼翼将树种带回家进行嫁接。经多次从红河、元阳江外带回树种进行培植,先辈们在实践中摸索,总结经验,经过无数次嫁接,摸索农家肥与化肥的比例,喷药杀虫的量,土壤的温度湿度,光照时长,梨树周边环境的清理等,几经周折,逐渐形成今天人见人爱的鲁沙梨。很多初次品尝的人都赞不绝口,说这梨酥软香甜,肉丝细腻,爽口清火,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梨。
若从小树苗开始培植,一棵梨树要形成一定的产量产值,按传统方法需要十年甚至二十年的光阴,为缩短果树的栽培管护时间,尽快产生效益,果农们又开始探索大树移植的技能技巧,改变了“人挪活,树挪死”的说法,移植后的果树只需六七年就见效益。鲁沙梨对环境、土壤、温度、湿度要求非常苛刻,早期,贾沙、保和、草里苑一带也大量种植鲁沙梨,慢慢地,因海拔、气候,水源、工业污染、管理等因素,品质明显不如加级寨,勤劳好学的加级寨村民每年要从周边购买梨树上千棵,移植到加级寨进行再度改良。鲁沙梨的市场前景吸引了大山之外的人,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退休干部胡波到加级寨接近白云大沟一带租下70亩山地,购买当地村民已经挂果的鲁沙梨树进行移植,在当地果农的帮助指导下,学会种植技术,经精心管护,大片梨树长势良好。
现在,鲁沙梨原产地元阳鲁沙寨的果农反过来到加级寨观摩学习,看到无论从外形还是口感,加级寨的鲁沙梨都远远超过原产地,元阳的果农唯有惊叹。(李文利)
免责声明:《听,百年梨园为你诉说》一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水利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只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水利在线联系(QQ:593295900),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可以点击下面的打赏按钮,对本站进行打赏支持!
| 评论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