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未来7年“再造都江堰”

更新时间:2019-02-16 19:20:12 来源:四川日报记者 作者:王成栋 浏览:820次 评论:0

导读: 民生水利行动在延续,从“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行动强调开源,到如今着力跨区域调水、开源节流并举。新的目标,到2025年底,全省用水总量控制在300亿立方米以内,新增有效灌面1000万亩。聚焦,今年1月初,我省印发《“再造都江堰”水利大提升行动方案》(以下简..

   

   民生水利行动在延续,从“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行动强调开源,到如今着力跨区域调水、开源节流并举。新的目标,到2025年底,全省用水总量控制在300亿立方米以内,新增有效灌面1000万亩。聚焦,今年1月初,我省印发《“再造都江堰”水利大提升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确定今后一段时间我省水利行业行动规划和路径。8年前,四川省曾启动实施“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行动,如今,又提“再造都江堰”,这是为何?《方案》中的新目标,又该如何实现?带着疑问,记者走访了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及专家。


   为何“再造都江堰”:区域性、阶段性缺水依然明显,必须节流开源并举。2011年,四川省集中启动“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建设行动,至2017年基本完成时,全省累计新增灌溉面积1060万亩,农田灌溉水的实际使用率从42.2%提高到44.6%。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为何我省还要实施“再造都江堰”行动?

   “短板和弱项还很多。”四川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坦言,通过多年建设,四川已是名副其实的水利大省,但时空分布不均衡导致的区域性、阶段性缺水问题依然明显。横向看,全省水利工程蓄引提水能力只占水资源总量的13%,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耕地有效灌溉率、人均有效灌面也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自身看,我省已规划的引水补水生态水网中,目前只有部分建成。即便是已建成的水源工程中,还有600多万亩灌面未配套。这对于人口、产业和城市高度集中在岷江、沱江中下游的四川而言,非常不利。

   据四川省水文局测算,省内的岷江、沱江和嘉陵江三大流域用水总量达到217亿立方米,占全省用水总量的八成以上。更为严峻的是,若保持现有的用水增幅,到2035年,全省供水缺口将高达84亿立方米,相当于84座大型水库的蓄水量。短板不仅指向工程建设,还有全省的建设思路与用水管水技术、制度。“本身就缺水,用水效率还不高。”省水利厅规划计划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多年来,四川水利行业一直以开源为主,而从技术和制度层面来倒逼节流着力不多,效果也不明显。


   “这也是‘再造都江堰’行动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次行动是‘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的延续与扩展,不仅要继续解决上次行动未补齐的短板,还要进一步强调节流,着力提高用水效率。”省水利厅建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方案》提到,到2025年底,全省用水总量将控制在300亿立方米以内。同时,在2017年底基础上,新增供水能力40亿立方米,新增有效灌面1000万亩。

   如何“再造都江堰”:“五横六纵”跨区域调水,聚焦用水过程提升节水意识。《方案》中提出的目标与计划,如何实现?四川省水利厅建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首先是跨区域调水,改变“地表水”,即构建“五横六纵”引水补水生态水网,“这也是‘再造都江堰’的根本。”“五横”是指都江堰供水区、玉溪河供水区等5个“西水东引”工程,“六纵”是指升钟水库供水区、亭子口水库供水区等6个“南水北补”工程。“五横六纵”供水区涉及19个市(州)的104个县(市、区)。

   这样的规划,依据何在?省水利厅水资源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多年的监测表明,我省水资源富集区主要分布在川西北高原和川南,“多是地表水,但当地的水资源使用量并不多。”统计表明,甘孜、阿坝、攀枝花三市州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是全省平均值的五倍以上,而人均用水总量较低。其次,是聚焦用水过程。“要采取各种手段,提升用户的节水意识和节水能力,提高用水效率。”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初步规划,到2025年,我省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22%。


   下降的重点锁定在用水大户农业领域。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多年来,我省农业用水占全社会总用水量的六成左右,“如果我省农业用水效率能够达到东部省份的现阶段水平,实现前述目标并不是难事。”  确保“再造都江堰”:两大引水工程改变格局,多项改革推动用水灌水市场化。实现“再造都江堰”,建设和改革是重要支撑。建设方面,根据规划,2025年底前,我省陆续完成都江堰、玉溪河、武引一期灌区、升钟水库灌区一期、大桥水库灌区一期5处大型灌区渠系配套与节水改造,完工后,仅节水灌面就可增加400万亩。建设的重中之重,是引大济岷、长征渠两大跨区域补水调水工程——预计将在2025年底前开工建设。目前,两大工程的前期技术勘察已经启动。

   “从长远看,这两大引水工程将直接改变四川的水资源分布与使用格局。”省水利厅规划计划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引大济岷、长征渠是全省“五横六纵”引水补水生态网中关键的两环。两大工程将在川内形成西水东引、北水南补的水资源配置体系,有效调节水资源时空分布,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保障。同时,改革仍是今后7年我省水利系统的“主旋律”。四川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提到,今后我省将围绕用水、管水打出组合拳,“‘软’‘硬’两手抓,通过节水改造和水价改革,来提升农业用水效率。”


   水价改革是关键。今年全省农业水价改革进入全面铺开阶段,水资源税征收体系也将全面建成。“此前的试点效果很好。”前述相关负责人介绍,2015年起,我省逐步试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监测表明,试点区域用水量下降幅度普遍在10%以上。管水同样向市场化靠拢。四川省农水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开始,我省将在完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确权颁证的基础上,全面推行公益性水利工程“物业化”管理,以受益户出资或财政出资的方式购买公共服务,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竞争参与公益性水利工程管护。


免责声明:《四川未来7年“再造都江堰”》一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水利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只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水利在线联系(QQ:593295900),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可以点击下面的打赏按钮,对本站进行打赏支持!

| 评论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