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郑州黄河文化】——黄河号子的回响与传承
更新时间:2021-01-21 09:11:17 来源: 作者:刘东东 浏览:647次 评论:0条
导读:中牟县位于黄河下游关键位置,历经数次洪水泛滥。中牟人民在以黄河为家的千百年里,留下了津津乐道的黄河故事,也创造了多姿多彩的黄河文化,黄河号子便是其中最精彩的一部分。《一首回荡百年的治黄战歌》黄河号子是沿黄劳动人民在治黄过程中产生的艺术形式,是黄河..
中牟县位于黄河下游关键位置,历经数次洪水泛滥。中牟人民在以黄河为家的千百年里,留下了津津乐道的黄河故事,也创造了多姿多彩的黄河文化,黄河号子便是其中最精彩的一部分。
《一首回荡百年的治黄战歌》
黄河号子是沿黄劳动人民在治黄过程中产生的艺术形式,是黄河文化中的瑰宝,是传承人参与黄河构筑堤防工作积累下的宝贵财富,是历代黄河河工在治黄实践中用汗水哺育的一项黄河文化。黄河号子分船工号子、抢险号子、打硪号子。在早期的黄河治理中,黄河号子在构筑黄河堤防与防汛抢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只要唱起黄河号子意味着吹响了抗洪抢险的冲锋号。
再现与回响
初春,莺歌燕舞,大地回暖。在70年代的中牟黄河赵口险工加高改建的工地上,工人们正热火朝天的推车拉土,搬石砌筑,还有一群手握花绳的师傅们拉着长腔。
中牟县万滩乡民间表演队在赵口险工表演“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河号子”
“一个鸡蛋两头光,呀呦,咿呀呦!但着小挑游四方,呀呦,咿呀呦!北京南京我都到过,呀呦,咿呀呦!就没到过王家庄,呀呦,咿呀呦!王家庄有个王员外,呀呦,咿呀呦!他有三个好姑娘,呀呦,咿呀呦!……”随着曲折悠扬歌声,老师傅们一齐将手中的花绳用力一拽,一个巨大的石硪腾空而起。忽听一声闷响,石硪重重地将地面砸出一个深坑,凶猛的黄河此时仿佛一下子平静了下来。像麻花一样的花绳也犹如一道道射线,射线在手与硪之间时刚时柔,时屈时伸,与蓝天完美的交织在一起。
盛夏,骄阳似火 ,赤日炎炎。在80年代中牟黄河万滩险工处,抢险队员正在进行一场争分夺秒的抢险。坝岸上站满了人,堆满了柳料和石头,十位抢险队员把一根木桩裹的严严实实。一波又一波急促并带有节奏的喊声此起彼伏……
“喂……嘿!喂嘿,嘿!大家伙儿,嘿!都注意,嘿!使齐力,嘿!这根桩,嘿!像条龙,嘿!弯弯曲曲,嘿!向下行,嘿!同志们,嘿!都注意,嘿!丢硪札儿,嘿!抓硪辫儿,嘿!西边的,嘿!加把劲,嘿!三两下,嘿!就完事,嘿!…….”所有抢险队员都卯足了劲儿,合力把手硪举到天上,又重重地砸向木桩。经过一番激烈的呼喊,木桩被结结实实地钉在土里,再系上留绳, 牢牢抓住柳石枕。
郑州河务局抢险队员在2019年河南黄河防汛抢险演练现场表演“黄河抢险号子”
这慷慨激昂、催人奋进又抑扬顿挫的调子便是黄河号子。千百年来,黄河号子凝聚了黄河儿女的力量,拉动了巨型船舶,击败了涛涛洪魔,构筑了千里长堤,带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也谱写了一首太平之歌。
探索与传承
在过去,黄河号子的传播与流传仅凭老师傅们口头相传,文字音像资料鲜被保存,现在,随着大型的抢险机械基本替代了人工,黄河号子这一充分体现劳动人民文化生活的艺术形式面临着失传的危机。近年来,为了更好地弘扬、传播这种优秀的传统文化,中牟河务局主动承担起重要使命,率先与中牟县万滩镇的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河打硪号子相关传承人进行了对接,采取了邀请中牟黄河抢险老专家齐胜志、王凤领等人前来传授抢险号子,积极拜访封丘河务局抢险老专家朱学师傅,学习传统打硪工器具的修复技术等方式,针对黄河号子的发展与传承,进行了初步探索。未来,我们可以考虑更多的方式做好黄河号子传承工作。
中牟河务局抢险队员在跟老抢险专家朱学师傅学习手硪制作与修复技艺
一是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对黄河号子进行走访调查,了解它的传承历史、生存状态等,收集整理各类资料,并召开座谈会、研讨会等。修复、传承黄河号子资料,出版相关书籍,并拍摄和制作录像片、光盘等音像、视频资料,形成黄河文化传播中心,把优秀文化发扬光大。
二是积极组建黄河号子传承表演队,邀请黄河号子传承人,定期开展技艺培训,加大黄河号子传承人培养力度,使黄河号子传承后继有人。
三是积极开展关于黄河号子的各类宣传、展演活动。如举办民间技能大赛、民俗特色文化展览,借助各地庙会展示黄河号子的魅力,让广大群众体验到黄河文化的灿烂。
四是以特色旅游文化为平台,将黄河号子与生态旅游开发相结合,建立黄河号子示范基地,将黄河号子的发展融入到现代经济发展中。利用现场表演、场景再现、软件模拟、网络媒体等多种手段,使其适应现代化的生产生活方式并生存发展下去。
……
黄河号子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着中原人民的民族性格、文化观念思想风尚和风俗习惯,反映着黄河流域人民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和方式抢救、保护黄河号子,是我们的责任,更是我们的义务。未来,随着对黄河号子文化弘扬、传承、保护的力度不断增强,以及对这种古老技艺重新活起来的探索、实践和推进,黄河号子必将焕发新的光彩!(文:刘东东;责任编辑:海涵)
免责声明:《【讲述郑州黄河文化】——黄河号子的回响与传承》一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水利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只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水利在线联系(QQ:593295900),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可以点击下面的打赏按钮,对本站进行打赏支持!
| 相关新闻
| 评论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