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淹三年,村干部还未绸缪
更新时间:2014-06-06 18:32:07 来源: 作者: 浏览:1048次 评论:0条
导读: 朱庄村南的排水沟里被种上了杨树,会不会阻挡排水? 朱庄位于高唐县东北部,靠近黄河洼地,地势较低。这种地形一旦遭遇暴雨,村子极易遭受洪涝灾害。幸运的是,从上世纪90年代起,朱庄近20年没有下过特别大的雨,这么多年,村民们想的是如何能确保旱能浇,至于涝能排的..
朱庄村南的排水沟里被种上了杨树,会不会阻挡排水?
朱庄位于高唐县东北部,靠近黄河洼地,地势较低。这种地形一旦遭遇暴雨,村子极易遭受洪涝灾害。
幸运的是,从上世纪90年代起,朱庄近20年没有下过特别大的雨,这么多年,村民们想的是如何能确保旱能浇,至于涝能排的问题却没怎么想过。
但从2010年起,形势发生了变化,大雨几乎每年夏季都按时“拜访”朱庄,这让村民们有些不太适应。尤其去年8月的那场大雨,令全村3000亩农田被淹,其中,种植西红柿、葡萄等经济作物的约1500亩大棚受损最为严重,部分甚至绝产。
“我们村地势低,下雨就是天上雨往下下,地下水往上冒,水越积越多,最多时有半米多深,只靠水泵抽,大棚里的水根本抽不完。”5月16日,记者遇到了正在大棚里干活的朱庄村民老朱。据老朱介绍,朱庄村的农田是红土地,土质粘性大,渗水效果不好,一遇到暴雨天气,除了及时排水没有别的好办法。
排涝已经成了朱庄的一件大事,只是目前,这个村排涝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战斗”。
为了应对涝灾,村民们想了不少点子。有的放弃种了多年的西红杮,改种葡萄,除了因为这几年葡萄比西红杮经济效益好,更重要的,他们听说葡萄比西红杮抗涝。但让大家始料未及的是,去年大雨泡塌了接近三分之一的葡萄大棚,因为排涝不及时,许多葡萄都沤烂了根。不少村民只得选择改种、弃种,有的直接外出打工去了。
李建国是当地小有名气的经纪人,连续的涝灾,让他很是心焦。“最好的时候,西红杮的日交易量达到100万斤,现在也就八九千斤,葡萄大棚也少了不少。”几年大雨,让他这个经纪人收入剧降,损失不小。
李建国曾建议大棚种植户们在各自的大棚里埋设排水管,在棚外再埋设一条连接主沟的总管道,棚里有水就能排出去了。大家都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但因为没有人挑头,村干部也没人管这事,李又不是朱庄本村人,不方便出面,这项提议只能作罢。
大家把希望寄托在村干部身上,但村民反映,只有雨大成灾后,才有村干部出面组织抽水,但那时就有些晚了,西红杮、葡萄都沤得差不多了。
村民老韩没有种大棚,他家10亩粮田,去年淹了6亩,秋收时,玉米穗子只有核桃大。他认为,朱庄周围的主沟排水都很顺畅,要想不涝很容易,只要把各家填平的渠道再挖开就行。
他说,从2010年起,朱庄已经淹了三次,今年淹不淹,就看村干部能不能把大家拧成一股绳了。
“小农水”一点都不小
近日,我国南方数省下起暴雨,路成河,车成舟,灾情不断。其实,这不是南方特色,也不是城市的专利,近年来在我省农村这样的景象也不少见。
去年7月,仅一场大雨,我省就有204个乡镇受淹,293134公顷农作物受灾,8300多间房屋毁损,直接经济损失14.43亿元。今年汛期在即,记者下乡调查防汛准备情况,竟发现不少地方“吃一堑,不长智”,沟没通,渠未挖,去年的防汛“短板”——“小农水”建设仍然滞后。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采访中记者发现,不论是基层政府工作人员还是农民,许多人的救灾思路仍然没有调整到位。前些年,一直是干旱与山东过不去,小打小闹的干旱不必说,引起全省大范围的干旱就爆发了数起,因此,尽管我省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在提升,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能力和水平迅速提高,但是,救灾思路,乃至救灾基础设施建设、物资配备方面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存在一定的倾向性,重抗旱,轻防涝。
这种有倾向性的防灾减灾准备,在过去气候灾害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气候变化越来越无规律的现在,却显得有些捉襟见肘。特别是近两年,极端灾害天气时有出现,常常是正当人们为严重旱情忧心如焚时,突然暴雨肆虐,洪灾来袭,但由于惯性使然,大雨到了家门口了,不少农民和基层工作人员却还没有从抗旱工作中回过神来。
没有建立起新的投入机制也是问题所在。采访中,一位农民告诉记者,生产队时期,每年冬春农闲时,村里大部分的劳动力都被动员起来修建沟塘渠堰,20世纪80年代分田到户以后,一般通过出义务工的方式来疏通沟渠,但是后来,尤其是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基础设施的管护只能依靠“一事一议”制度来解决,但收效甚微,“一事一议”常常变成了“一事无成”。
说起“小农水”,一位乡镇干部大倒苦水。他说,取消“两工”后,乡镇干部无权像以往那样组织农民出工,否则会因“乱摊派”受到批评。而且,现在即使乡镇干部“派工”,若没有合适的报酬农民也不会出工。所以到现在,政府投资的水利工程大多状况不错,但许多村庄的毛渠就成了没娘的孩子无人管。
“小农水”建设困难这么多,怎么办?不论是农户还是村、镇,都把希望寄托在上级部门的拨款上。但由政府大包大揽,把深入田间地头的每一个“毛细血管”都包下来、管起来,从目前来看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那样不仅成本惊人,而且效果也不好。目前可参照外省市的办法,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发挥政府财政“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取市场之“土”,修公共之“堰”,对做得好的水利工程给予补贴和奖励,多干多补、不干不补。
采访中,不少农民认为修“小农水”不如外出打工,乡镇干部则认为把钱投在“小农水”上不如投在其它方面有成效。其实“小农水”建设实在是产出大大高于投入的一项工程。那些遇灾年不成灾或无大灾的村庄已经让我们看到,修水利虽然花了钱,但遭遇灾害时,农田不会淹,农房不会倒,地方政府也无需动员大量人力物力投入救灾,更重要的是,能确保粮食丰收。
修“小农水”,有大账可算。
免责声明:《连淹三年,村干部还未绸缪》一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水利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只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水利在线联系(QQ:593295900),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可以点击下面的打赏按钮,对本站进行打赏支持!
| 相关新闻
| 评论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