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大地世纪工程——书写在中华大地上雄壮绚丽的水利史诗
更新时间:2016-07-06 21:54:33 来源: 作者: 浏览:420次 评论:0条
导读: □本报通讯员 刘建锋 刘芳 她从传说中的鸟鼠山涌泉而出,从涓涓细流到大河汤汤,一路奔腾,如同镶嵌在荒原沃土上的一条金丝带,闪烁着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荣光,最终汇入了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作为黄河最大的支流,渭河成为三秦儿女的“母亲河”。 渭..
□本报通讯员 刘建锋 刘芳
她从传说中的鸟鼠山涌泉而出,从涓涓细流到大河汤汤,一路奔腾,如同镶嵌在荒原沃土上的一条金丝带,闪烁着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荣光,最终汇入了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作为黄河最大的支流,渭河成为三秦儿女的“母亲河”。
渭河入陕便汇入了八百里秦川第一闸——渭河宝鸡峡林家村渠首枢纽。通过镶嵌在塬边百米落差的人工天河渠道,经过近万公里毛细血管般的支、斗、分渠,渭北旱原近300万亩干渴的田地得到了乳汁般的滋润,变成了旱涝保收的丰收良田。
红色七月党旗飘扬,渭河两岸地丰物茂。1971年7月15日,宝鸡峡工程将滔滔渭水引上高塬。
今年,是宝鸡峡工程通水45周年,昔年大国工匠铸人工天河引来悠悠渭水,千古渭北旱塬从此草木欣欣,五谷丰登,物阜民裕,换了人间。
历史不会忘记:1958年的共和国,各项生产资料匮乏。缺水的人民迎难而上,凭着一锤一钎一双手,在崇山峻岭间开凿水渠,“天漏了,煮石补天;天旱了,就凿山开渠”。关中30万水利建设大军在塬边绝壁、险坡危沟中削山拓路,临渊架桥,建成了亚洲最大的氵韦水倒虹,架设出跨越天堑的漆水河渡槽,开凿了高峡出平湖的六座水库,人民修建的引渭工程功标青史。
今年,也是渭惠渠建成80周年,自通水的那一天,刺穿日寇侵华狼烟,默默地滋润抗日大后方,为穷苦百姓送雨祈福,为抗日将士添衣加餐。
追溯到2000年前,成国渠自扶眉发端,从此,天府关中阡陌纵横,京畿富庶,国泰民安。关中自古帝王都,汉唐雄风四海传。
近代来,封建帝王的腐朽,西方列强的入侵,旧中国积贫积弱,水利设施凋敝破损。1934年,现代水利大师李仪祉先生回到陕西,使用飞机测绘,反复实地查勘,无数次拜访贤达,多方面筹措资金,在主政陕西的杨虎城将军的资助下,开建渭惠渠!1936年12月,渭惠渠建成,1937年正式通水。
1975年4月,宝鸡峡灌区与渭惠渠灌区合并为宝鸡峡引渭灌区,成为陕西省最大的灌区和最重要的粮油果菜生产基地,骨干渠道可连接西安至北京。通水45年来,枢纽引水量相当于2座青海湖的容量。
从宝鸡峡灌区了解到,今年的7月15日纪念日,将不举行庆祝仪式,宝鸡峡人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在“三个陕西”建设中,向上向善树标准,在省水利厅的带领下,使更多的人因水受益,更多的地方因水得利。日前,他们通过职工楹联书画和图片展来纪念。楹联书画主要回顾建设宝鸡峡的峥嵘岁月,图片展包括“世纪丰碑”“巧夺天工”“人文灌区”等篇章,从灌区建设历史、人文积淀、经济发展等方面系统地展示了宝鸡峡的历史以及近年来宝鸡峡水利发展的各项成就。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6年7月6日
免责声明:《三秦大地世纪工程——书写在中华大地上雄壮绚丽的水利史诗》一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水利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只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水利在线联系(QQ:593295900),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可以点击下面的打赏按钮,对本站进行打赏支持!
| 相关新闻
| 评论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