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河湖公园 扮靓美丽天府
更新时间:2018-12-07 11:20:48 来源:川水厅 作者:胡云 浏览:1001次 评论:0条
导读:水是生态系统的控制要素,河湖是生态环境的重大组成部分,保护江河湖泊事关人民群众福祉,事关中华民族长远发展。下面,我结合深入贯彻新思想,跟进四川河湖公园建设实践谈几点体会和思考。一、河湖公园建设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绿色发展是当今时代的鲜明..
水是生态系统的控制要素,河湖是生态环境的重大组成部分,保护江河湖泊事关人民群众福祉,事关中华民族长远发展。下面,我结合深入贯彻新思想,跟进四川河湖公园建设实践谈几点体会和思考。
一、河湖公园建设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
绿色发展是当今时代的鲜明主题,已成为世界新型发展的一种重要模式。河湖公园(River& Lake Park)建设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保护性利用河湖及其沿岸地区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及其景观为目的,兼有环境保护、科普教育、旅游休憩、社区发展等功能,以期实现河湖及其沿岸资源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这一重要实践,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新思想,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符合人民群众期待,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方向性和实践性。
第一,河湖公园建设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但高投入、低产出、高污染的发展模式造成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各类环境问题已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进入伟大新时代,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期待日益强烈,一片蓝天、一抹新绿、一池碧水都是人们在朋友圈争相炫耀的“奢侈品”。人民领袖习近平强调: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河湖公园建设发展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河湖公园建设坚持“保护与利用并重,以保护促发展”的原则,可以提供更多更优质的生态环境产品和服务,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新期待!
第二,河湖公园建设是打造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核心区和绿色发展先行区的有效举措。四川是长江上游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对维护长江流域乃至国家生态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习总书记指出:新形势下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要“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正确把握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探索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新路子”,河湖公园建设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以保护水资源、修复水生态、改善水环境、保障水工程、弘扬水文化为宗旨。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不断改善和美化水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发展旅游、康养、科普、教育、文化、服务等产业,旨在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绿色发展。促进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有机统一,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第三,河湖公园建设是助力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措施。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中基础性支撑作用突出。习总书记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实现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河湖公园建设,要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以河湖水域水体为纽带,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聚焦水惠民生、水兴产业、水美乡村、水增活力“四大目标”。要实施生产水、生活水、生态水“三水共治”,大力加强和推进水文化建设,着力打造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升级版,推动实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好愿望。
第四,河湖公园建设是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的有力抓手。四川水系发达、河湖众多,河湖沿岸通常是文明的发源地,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乡愁记忆。河湖公园建设集中体现了河长制湖长制工作中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等重点任务,是维护河湖健康美丽的有力举措。我们要以河湖公园建设为载体,积极推行河湖长制,建立水生态安全保障机制,加强美丽河湖建设,营造“水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的良好生态环境,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涉水利益落实好,这是造福于民的好事、实事!
二、四川河湖公园建设试点取得初步成效。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省坚持把河湖公园建设作为重要抓手,持续用力推进美丽四川建设,开启了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四川模式”。今天,获得正式授牌的西昌邛海-安宁河、绵阳仙海、广元青竹江等9个河湖公园建设试点,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两周前,西昌刚刚举办了 2018年邛海湿地国际马拉松赛,参赛人数较往年大幅增长,邛海湿地已成为推动西昌旅游的重要载体。同一时间,第五届全国水利风景区招商引资洽谈会暨河湖旅游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绵阳市仙海河湖公园成功举办,仙海是集水文化、水生态和水休闲产业于一体的建设发展模式,获得了全国各地来宾的一致好评。事实证明,四川河湖公园建设不是纸上谈兵、形象工程,而是能培育产业、产生效益、修复生态、惠及民众的生态工程和民生工程。回顾河湖公园建设历程,我们认为有三条经验值得总结分享:
一是坚持正确思路。河湖公园建设是一项创新工作,是对传统建设发展模式的改革,必须思路正确,才能确保方向正确。一直以来,我们始终把水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三条红线”刚性约束,积极推进河湖长制。狠抓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出川断面水质全部达到国家考核标准。全国重要水功能区达标率88%,为河湖公园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2015年初,启动河湖公园建设研究工作,形成了《四川省河湖公园建设研究》调研成果,从理论层面验证河湖公园建设的可行性。2016年12月,按照省委深改组统一部署,联合省发改委、环保厅、旅发委印发了《四川省水利风景区(河湖公园)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5年)》,明确了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建设任务和监管要求。今年8月1日,正式发布全国首个《河湖公园评价规范》地方标准,确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总体思路,明确“政府主导、以人为本、保护优先、合理利用、统筹兼顾、因地制宜”的总体要求,并建立完整的评价和监管体系,保证四川河湖公园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
二是发挥特色优势。因地制宜是河湖公园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则,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生态资源环境状况,结合地区实际发挥特色优势,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不过度跟风、盲目攀比。四川是水资源大省,全省水资源总量2616亿立方米,列全国第2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 2900立方米,高于全国平均。四川水系发达、湖泊众多,素有“千河之省”的美誉,境内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及以上河流2816条,常年水面面积1平方公里及以上湖泊29个。四川是水利大省,全省已建成水库8129座,堤防7670公里,引水水闸工程4194处,形成蓄引提水能力335亿立方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5 万平方公里,建成国家水利风景区42个,省级水利风景区69个,规划面积达9700多平方公里,位居全国第七、西部第一,为河湖公园建设优中选优创造了条件。四川治水历史悠久,水文化底蕴深厚。从大禹“岷山导江,东别为沱”,到蜀王开明“决玉垒以避水患”;从先秦李冰“乘势利导、因时制宜”修建都江堰,到建国后“治水兴蜀”系列战略实施,天府四川人用智慧谱写了一段段战天斗地的治水传奇,形成了光辉灿烂的蜀水文化,为河湖公园建设融入了丰富的历史人文内涵,让生态景观变得更有情怀、更有温度、更有魅力!
三是注重氛围营造。河湖公园建设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光靠一个部门往往有心无力、鞭长莫及,结果常常事倍功半。只有强化统筹协调、明确职能职责,分工协作、加强配合,形成部门合力、社会合力,河湖公园建设才能事半功倍。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河湖公园建设工作,2016-2017年连续两年列入全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工作台账,2018年又被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优选为全省十大重大改革试点联系事项。水利、发改、财政、环保、旅游等部门加强沟通,协调配合,积极支持,形成强大工作合力。水利部对四川河湖公园建设给予大力支持,田学斌副部长和原副部长翟浩辉以及驻川、桂两省区全国人大代表等有关领导和专家先后来川调研,为建立完善河湖公园建设机制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同时,我们通过主流媒体加强宣传,积极向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推介青川“青竹江寻奇”、南部“亲水支柱”、巴中“廉洁水文化”等示范建设,取得了良好社会反响,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为河湖公园建设有序推进营造了良好氛围。
三、对持续推进河湖公园建设的思考
立足当前,四川河湖公园建设取得初步成效,让我们更加坚定初心、勇敢前行、着眼未来!我们深知四川河湖公园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激励扶持政策体系不完善、创新动力不足、与市场对接不够等问题需要加快研究解决。下阶段,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定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十六字治水方针和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统筹治理的治水新思路,全面落实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部署要求,以“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为重点,始终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始终坚持与脱贫攻坚、河长制湖长制工作紧密结合,大力推进安全河湖、生态河湖、开放河湖和文化河湖“四个河湖”建设,扮靓美丽四川。
一是打造安全河湖。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全面系统考虑河湖公园的防洪安全和运行安全,统筹推进河湖堤岸、河湖清淤、阻水建筑物拆除、安全管护设施建设。 紧密结合江河湖库水系连通、中小河流治理、水资源保护、水土保持、河湖生态修复、灌区改造、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等水利工程建设,加强河湖公园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河湖公园建设和管理体制机制,实行制度化、标准化、法制化管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二是打造生态河湖。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新思想,根据区域水资源条件、水环境状况以及水系分布和工程布局特征,推进水生态修复和水环境改善,加强保护性基础设施建设,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到河湖公园规划建设全过程,实施区域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严格河湖水域岸线保护管理,切实保障河湖涵养水源、保护生态的主体功能,力争建设一项工程、优化一片环境、营造一处美景。
三是打造开放河湖。始终坚持开放包容、共建共享的发展理念,转变传统观念,打破思维定势,将河湖公园资源的保护、利用与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全域旅游发展、现代农业开发等工作相结合,促进河湖公园经济、社会、生态等综合效益充分发挥。建立健全河湖公园投融资和运营管理体制机制,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市场主体参与河湖公园建设管理,推动水文化创意、学研科普、自然教育、山水康养等新兴产业实现新的发展。
四是打造文化河湖。按照“依托资源、合理布局、突出特色、打造精品”的要求,紧密结合水利、生态、环境、旅游及文化等要素建设河湖公园,严防盲目开发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加强水利工程、水生态环境和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加强水利法规及科技宣传,充分发挥蜀水文化优势,建设一批水文化博览馆和水科普教育基地,开发水的历史文化载体和水文化产品,打造蜀水文化风光带。
为实现“四个河湖”目标,我们将着力做好以下三项工作:一是做好资源调查。依据国家主体功能区划、水功能区划和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有关要求,全面开展河湖资源调查评估,做好资源价值分析,确定河湖公园的主体功能,谋划符合绿色要求和四川实际的建设发展模式。二是推进示范创建。指导各地按照《四川省河湖公园评价规范》,结合地方实际稳步推进河湖公园建设,加强河湖公园建设发展规划管理,确保水工程、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安全。 三是健全投入机制,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引导作用,积极探索多元投入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河湖公园建设,适度推广PPP 模式和企业股份制合作模式等,拓展融资渠道,夯实河湖公园建设管理资金保障!
免责声明:《打造河湖公园 扮靓美丽天府》一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水利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只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水利在线联系(QQ:593295900),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可以点击下面的打赏按钮,对本站进行打赏支持!
| 相关新闻
| 评论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