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7.4万处小农水保丰收
更新时间:2015-12-08 11:12:23 来源: 作者: 浏览:654次 评论:0条
导读: 本报电(记者刘成友)颗粒归仓,盘点一年收成,山东禹城辛寨镇温庄村农民温广财说:“上半年天旱,今年能丰收,全指着‘小白龙’呢。” 温广财刚浇完了冬小麦,他说:“一小时能浇一亩多,比原来快多了。”白花花的水来自三里外的泵站,一个站里三个泵,三个泵..
本报电(记者刘成友)颗粒归仓,盘点一年收成,山东禹城辛寨镇温庄村农民温广财说:“上半年天旱,今年能丰收,全指着‘小白龙’呢。”
温广财刚浇完了冬小麦,他说:“一小时能浇一亩多,比原来快多了。”白花花的水来自三里外的泵站,一个站里三个泵,三个泵管三个村,互不影响。粗粗的管子“钻”出站房,伸向北面的大河里,水源不愁。
“以前浇地可不是这样。”李庄村村支书高春凤快人快语,“那时候水走阳沟,大水漫灌,跑冒滴漏很常见,既费水费时,又费电费钱,家里劳力大多外出打工,只剩下妇女孩子,根本浇不了地。”
禹城市水务局副局长王颖说,从2010年起,市里投资1.6亿元,连续五年实施小农水工程,完成泵站提水进管道等工程,覆盖面积16万亩。工程效益明显,年节水960万立方米,年增产粮食1600万公斤。
三分建,七分管。禹城市水务局副局长张广臣说,水务局与辛寨镇合作,探索有效的工程管护机制,在泵站灌区内,设立水务局灌溉服务中心,镇一级设用水协会,村一级设分会,井灌区实行井长负责制,实现了“有人管、有钱修、管得好、用得长”。
“一村一泵一管网”的设计,大大提高了灌溉效率。徐楼村用水协会分会长李长杰说,村里地下是苦咸水,以前一天浇不了几亩地。现在有了泵站,村里2000亩地,15天就可以全部浇一遍。“灌溉成本也降低了不少。以前浇一亩地要花四五十元,现在只用20元左右。5个水管员各负其责,外出打工的,只要打个电话,水管员们就帮着把地浇了。”
产粮大市德州,五年来农田水利投资超过过去20年的总和,建成各类水利工程7.4万处,成立农村灌溉协会229个,选聘村级水管员4818人。“大旱之年粮食丰收,水利命脉功不可没。”德州市相关负责人说。
免责声明:《人民日报:7.4万处小农水保丰收》一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水利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只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水利在线联系(QQ:593295900),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可以点击下面的打赏按钮,对本站进行打赏支持!
| 相关新闻
| 评论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