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南方一流水保专业
更新时间:2015-06-21 21:15:40 来源: 作者: 浏览:1035次 评论:0条
导读:打造南方一流水保专业 6月份,既是高考季,又是毕业季,是属于青春的季节。就在莘莘学子毕业前夕,江西省“南昌工程学院”校园内,流传着“女学霸寝室”的励志故事。 今年,2015届“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以下简称“水保专业”),36名本科毕业生中..
打造南方一流水保专业
6月份,既是高考季,又是毕业季,是属于青春的季节。就在莘莘学子毕业前夕,江西省“南昌工程学院”校园内,流传着“女学霸寝室”的励志故事。
今年,2015届“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以下简称“水保专业”),36名本科毕业生中,有14名考取研究生,考研率接近40%,再次刷新全校纪录,成为“全校考研优秀专业”。
更让人称道的是,在考取研究生的7名女生中,各有3名同学来自同一宿舍。她们在4年水保专业学习后,获得了到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深造的机会,将女学霸风采,留在了南昌工程学院这座美丽的校园内。
随着女学霸即将读研,其他22名毕业生,也在各个单位争抢中,选定了自己中意的单位,即将走进人生职业生涯。
在6月17日第21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来临之际,记者来到南昌工程学院,了解了“水保专业”的今昔,探究了这一专业不断发展的奥秘,感受到了学校将其打造成为“全国一流南方水保专业”的信心和决心。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与国际社会防治荒漠化的努力和谐脉动,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齐头并进,积累了深厚底蕴,形成了独特水利特色,在全国水土保持界享有盛誉
一所水利底蕴深厚的普通高校,一所几经变迁、不断成长的学校,一所寄托着美好未来的花园学府。她就是高速发展中的江西省“南昌工程学院”。
资料显示,学院占地面积2046.9亩,校舍建筑面积63万余平方米,是江西省“园林化单位”和“文明单位”。学校现有教职工1319人,全日制在校生近19000人。
带着好奇,记者走进南昌工程学院。但见座座大楼,如耸立水坝,像蜿蜒护堤,镶嵌于花园之中,环绕在水文化广场周围,将学院水利办学特色,将水利行业精神,幻化成一个个凝固符号,永久流传;但闻绿树花草丛中阵阵鸟语,池塘溪流内外蛙声一片,将学院对保持水土、防治荒漠化的热切期待,将人们对呵护自然、建设美丽中国的美好诉求,装点成一座座绿色花园,满眼生机。
在这所大学里,其优势专业——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到底有着怎样的传奇?
来到学校逸夫楼四楼,记者见到了水利与生态工程学院副院长杨文利。1992年,他从一所知名大学毕业后,就来到学校,从事水土保持教学、科研与实践工作,一干就是20多年,现在负责学院教学工作。对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发展,他有种时不我待的责任感。对这个不断发展的专业,他寄托了难以割舍的情怀。35年前,南昌水利水电高等专科学校“水保专业”的诞生,有着深远的历史背景和鲜明的时代特征。资料显示,全球荒漠化面积为3600万平方公里,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受到影响。中国水土流失与荒漠化问题同样严重。1977年,联合国荒漠化会议正式提出,土地荒漠化是世界上最严重的环境问题。联合国对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极为重视,通过《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设定“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积极加以应对。
杨文利告诉记者,设置水保专业,顺应了时代要求,符合了我国水土保持和荒漠化防治的需要。因此,水保专业甫一诞生,就得到了水利部、教育部和江西省的大力支持。循着历史脉络,他向记者娓娓道来,讲述了“水保专业”的变迁。
1980年,受水利部委托,学校举办水利部南方水土保持干部培训班,为南方各省培训水土保持技术骨干力量,水保专业诞生。1983年,学校开始招收该专业普通大专生。
1996年,学校迎来了一个重要时刻。这年4月7—9日,水利部专家评估组一行10人,对学校进行检查评估,水保专业被评定为水利部重点学科。
2004年,学校发展史上再次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6月16日上午,在瑶湖校区水文化广场,南昌工程学院揭牌仪式隆重举行。同年,水保成为学院首批6个本科专业之一。2006年,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获批江西省高校“十一五”重点学科。
2008年,水保专业迎来发展的重要转折点,不仅该专业获批江西省高校特色专业,而且水利部与江西省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共建南昌工程学院。由此,水保专业开始享受省部共建带来的发展红利。
2011年,水保专业获批教育部和江西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012年,“工程应用型水土保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获批为江西省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从2012年开始,学校开始招收水利工程领域水土保持方向专业硕士研究生。水利与生态工程学院院长彭友文教授告诉记者,这一专业方向,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流域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监测与控制、土壤侵蚀及修复,旨在培养政治立场坚定、职业道德优良、基础理论实、专业知识面宽、工程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工程技术管理人才。
2014年9月,经科技部、教育部认定,南昌工程学院成为江西省第三所拥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的高校。10月,学院被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批准为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高校。这些都为水保专业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采访中,记者强烈地感受到,在全国众多院校开办的水土保持专业中,南昌工程学院的水保专业,开办较早,与国际社会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努力高度契合,又经多年创新发展,已经成为学校优势专业。它立足水利,面向全国,注重工程与植物措施结合,注重综合治理水土流失和荒漠化防治,特色十分鲜明。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水保专业注重实践活动,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在学术上,借助学校发起成立的南方水土保持研究会,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为南方红壤丘陵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指导。该专业教学科研团队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注重理论升华。1995年7月,水保专业教师,在深圳市完成了我国第一个城市水土保持规划——《深圳市城市水土保持规划》,首次提出了城市水土保持概念,为我国水土保持发展开辟了新方向,开了城市水土保持研究与规划的先河。1997年8—10月,学校制作的电视片《城市水土保持》获全国第八届教育电视节目评比二等奖。学校水保专业教师还就城市水土保持,接受了央视《焦点访谈》栏目采访,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
南昌工程学院水保专业的发展历程,让记者感受到了水土保持和荒漠化防治专业的重要性。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工作,将需要更多水保人才。面对巨大社会需求,未来水保专业发展,无疑将具有美好前景。
这是一支卓越的教学科研团队,是一支不断追求卓越的团队。在这一团队的努力下,学科不断发展,科研结出硕果,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这是一支卓越的教学科研团队。在水保科研、教学一线,包括6名教授、8名副教授在内的20名教师,辛勤耕耘,追求卓越。他们中有2名省级学科带头人,3名省级中青年骨干教师,1名省级教学名师。
这支团队重视水土保持学科拓展,重视水保科研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果。据统计,近5年,这支团队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和江西省水利厅等各类科研项目20多项,科研经费达2000多万元,获得各类奖项8项,出版教材5部。
在这支团队中,南昌工程学院校长、研究员金志农,副校长、教授樊后保,作为学科带头人,在做好学校管理工作同时,积极投身学科建设,承担科研项目,为水保专业拓展和提升贡献着力量。在他们带领下,依托水保专业成立的生态与环境科学研究所,不断拓展学科领域,打造生态学学科;同时,围绕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系统生态学、生物多样性、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森林可持续经营、植物生理生态等一些前沿领域,开展了跨学科综合研究。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研究所的生态学学科团队,在森林生态系统氮、碳、水循环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在国际主流学术刊物上发表SCI论文5篇,研究成果丰富了全球生态学内涵。2014年10月5—11日,廖迎春副教授、刘文飞博士,应邀前往美国盐湖城,参加第24届国际林联大会,分别做口头报告,引起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教授的普遍关注。
与此同时,另一支团队——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研室,在学术带头人杨文利、黄荣珍、鲁向晖带领下,开展南方红壤区坡地侵蚀机理及防治、崩岗侵蚀机理研究、采矿废弃地植被恢复、鄱阳湖滨湖沙地侵蚀机理及防治、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水文等研究。
在推进学科发展、开展科研工作同时,水保专业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全力打造实用型人才。
2011年9月,水保专业加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从2012级学生开始,采取“3+1”人才培养模式,即3年在校内学习、1年在企业实践方式,开展校企联合培养,注重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培养,积极培育“卓越水土保持工程师”人才。
打铁先要自身硬。培育卓越人才,需要追求卓越的教研室。2014年11月,在全校教学工作会议上,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研室主任上台,从学校领导手中接过“优秀教研室”奖牌。此前,该教研室已在2010年、2012年,连续两次获此殊荣,而学校每次能获此称号的教研室比例,仅十分之一。水保教研室连续三次获此殊荣,充分展示了水保专业教学科研的综合实力,也体现了他们对人才培养的重视。
人才培养,细致入微。2011级水保专业学生入校后,学院即安排新分来不久的博士担任班主任。在良好教学氛围中,这些学生认真学习。到三年级第一学期,班主任老师就将专业课程内容复印后,提供给学生,让他们尽早学习。然后,与每个学生谈心,帮助他们制定人生规划。同时,为学生们搭建交流平台,打通交流渠道,让学生们参加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夏令营,开阔了学生们的眼界。在老师引导、鼓励和帮助下,水保专业的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学习劲头十足。今年,水保专业学生考研率全校第一,就业率全校最好,就是对高水平教学最好的注解。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南昌工程学院被评为江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优秀单位和先进集体,毕业生就业率居江西省高校前列。据麦可思公司调查数据,学校2013、2014届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4%以上,而水保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更居学校前列。在很多单位,水保专业毕业生炙手可热。
更让人高兴的是,从学校水保专业走出的这些毕业生,工作后敢闯敢干,书写着各自的荣光。2004级水保本科班,就是一个催人奋进的例子。2004年,学校招收第一届本科生,43名水保专业本科生入校就读。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在班主任杨文利老师指导下,刻苦学习,圆满完成了学习任务,毕业后走上了工作岗位。如今,7年过去,他们中的不少人,成为设计院、市县水利局的中坚力量。7人依靠所学知识,走上自主创业道路,成立了水土保持技术公司。
数据表明,多年来,水保专业先后培养了3300多名优秀专业人才,为水利水保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了一件学子“业成不忘母校”的故事。秉承“自强不息、格物致知”的校训和“学成不忘恩师,业成不忘母校”的精神,2004级水保专业本科毕业生柯东东创立企业,从水土保持做起,不断拓展公司业务,壮大公司实力。在工作7年后,他正式决定在学校设立“东东奖学金”,每年奖励30名优秀学生,以回报母校培养之恩。
从科研到教学,从校园到社会,水保专业师生在自己的人生坐标上,拥抱理想,挥洒青春,追求创新,勇于奉献,留下了奋斗者的足迹,成为水保专业未来发展的一笔宝贵财富。
紧跟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新形势,紧紧抓住省部共建机遇,开展学科建设、人才引进、平台建设、机制创新,积极开展国内外交流,在打造一流水保专业的路上,南昌工程学院正奋勇前行
权威数据显示,中国近三分之一土地面积,存在不同程度水土流失,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任重道远。
在与记者交谈时,金志农校长指出,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水保专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江西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做好江西红壤丘陵区水土保持工作,提高江西森林水土保持效益,都需要大量水保人才,这为学校水保专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金志农校长表示,南昌工程学院原来直属水利部,现为省部共建院校,底子非常好,发展势头迅猛。从2014年到2015年的一年间,学校大学排名上升158位,成为江西省高校中发展最快的大学。
如此发展速度,是学校努力打造的结果。金志农到任学校校长后,重点抓了人才、平台和机制三件大事。去年一年,学校采取人才优惠政策,新增博士72名,花费重金打造平台,同时狠抓机制建设。
伴随着整个学校疾步前行,高强度投入水保学科建设,使水保专业发展走上快车道。
谋划学科发展。2014年5月22日,在副校长樊后保主持下,学校召开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暨生态学学科建设中期研讨会。会上,针对今后学科建设,校长金志农提出,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打造学科特色;高度重视学科基地建设,积淀学科基础;提高专著出版数量,扩大学科影响力。
建设教研平台。去年,学校对水保平台支持力度达到最大。今年3月,学校建设了兴国实践教学基地。学校还将建设科技生态楼,服务水保专业发展;新建水保研究基地,促进水保理论与实践结合。目前,学校已确定建设水工大厅、人工降雨大厅和玉田湖校外教学科研基地,为水保教学、科研服务。明年计划再建一个水保科研平台。
引进优秀人才。去年,水保专业共引进10名博士,在学校各专业人才引进中,拔了头筹。张海娜就是去年该专业引进的博士人才。说起自己有幸到南昌工程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教研室工作,还有一段故事。2013年12月2—3日,校长、研究员金志农,学校主管人事副校长、教授李明,率领各学院相关院长,去到兰州大学招聘博士。张海娜所在的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与兰州大学仅仅一墙之隔,听此消息后,就去了招聘现场。金校长与她谈了良久,不仅介绍了学校引进人才政策,还描绘了学校水保专业发展前景。学校求贤若渴,加之待遇优厚,打动了这位女博士。毕业后,她成为学校水保专业的一名教师,很快融入这个团队。如今,她不仅从事植物学、树木学教学工作,还在杨文利副院长指导下,开展鄱阳湖湖滨沙地相关研究。
加强学习交流。学校加强与中外水保教学科研机构联系,采取走出去,引进来,打造交流平台等形式,开展学术交流,实现共同发展。
走出去,学习考察。2013年12月4日,金志农校长一行,来到陕西省杨凌区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和西北农林科大,深入大西北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考察人工模拟降雨大厅及人工模拟干旱大厅,为学院建设人工降雨大厅做好基础准备。
请进来,沟通交流。2014年6月30日,学校邀请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员、世界水土保持学会主席李锐研究员,作题为《水土保持科技发展的思考》的学术报告,为师生们提供了一场学术盛宴。
打造交流平台,开展高层次交流。今年10月16—18日,受世界水土保持学会委托,南昌工程学院将承办2015年国际水土保持青年论坛。来自中国、英国、美国、奥地利、西班牙、澳大利亚、意大利、塞尔维亚等国的专家学者约15人作特邀报告,此举将提升高校学科建设水平,推进江西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的发展。
在采访中,无论是学院领导,还是水保专业老师,抑或是毕业或在校学子,心中都有一个共同愿望:南昌工程学院紧紧围绕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现代水利发展,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蓄积人才队伍优势,大力构建高水平创新平台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加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能力和文化引领建设,向着水利特色鲜明、省内有优势、国内有影响,高水平应用型工程大学的宏伟目标大步迈进。特色水保专业,也将因此阔步前行,大放异彩。(中国水利报记者 高立洪)
免责声明:《打造南方一流水保专业》一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水利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只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水利在线联系(QQ:593295900),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可以点击下面的打赏按钮,对本站进行打赏支持!
| 相关新闻
| 评论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