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需消除“懒汉现象”
更新时间:2021-03-23 18:22:48 来源: 作者:云 浏览:473次 评论:0条
导读:日前,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明确,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设立5年过渡期。但同时,《意见》也强调要防止政策养懒汉和泛福利化倾向,发挥奋进致富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激励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人口勤劳致富..
日前,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明确,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设立5年过渡期。但同时,《意见》也强调要防止政策养懒汉和泛福利化倾向,发挥奋进致富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激励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人口勤劳致富。
人无志不立。一旦养成了懒惰习惯,坐享其成、坐吃山空,再好的政策,再多的帮扶,也难以让这样的懒汉富起来。脱贫攻坚如此,乡村振兴同样如此,中央提出“防止政策养懒汉”,就是给各地提个醒,注重政策兜底的分寸,防止“过犹不及”,造成泛福利化倾向,助长争当懒汉现象。
正所谓“心病还需心医治”,之所以容易出现福利化现象,就在于兜底政策极具诱惑力,无论是提供公益性岗位,还是纳入低保、进行临时性救助,都能轻轻松松地转化为经济效益,即便在不怎么劳动的情况下,也能每月获得一批可观的收入。面对这样的政策红利,必然会有许多人“眼红”,不要白不要的心理,促使捞些好处的心理升温。
从严资格审核是关键。不仅要有纳入政策兜底的刚性制度,切实解决老弱病残的生活困难,同时也要对纳入政策兜底的人群,进行动态性管理,收入超标的要及时退出,意外致贫的要纳入。并严格进行监督,防止优亲厚友、雁过拔毛等现象发生,切实让国家政策真正落到最困难的一部分人身上,避免数量无限扩大,把大量能自力更生的群众养起来。
做通奋斗思想是保证。一个人锐意进取、不怕困难,就能创造许多奇迹,真正发家致富。但凡是有劳力的群众,往往都因“懒”字,造成了贫困。为此,在当前5年的过渡时间里,还应继续加强思想攻坚,调动广大群众再战的积极性。尤其要注重示范引领,加强致富典型宣传,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力量,激活广大村民以穷为耻,发自内心想致富,由“要我奋斗”向“我要奋斗”转变。
当然,乡村振兴的难度并不亚于脱贫攻坚,难免会有一些人想努力,却找不到致富办法。地方政府、党员干部要继续精准引路,在关键时候扶一把,带领他们走上乡村振兴的主道,唯有如此,才能彻底解决好懒汉挡路问题。免责声明:《乡村振兴需消除“懒汉现象”》一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水利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只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水利在线联系(QQ:593295900),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可以点击下面的打赏按钮,对本站进行打赏支持!
| 相关新闻
| 评论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