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准脱贫决战“三字诀”
更新时间:2020-07-16 21:19:40 来源: 作者:云霞 浏览:639次 评论:0条
导读:“脱贫攻坚任务能否高质量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各省区市都层层签了军令状,承诺了就要兑现”“各级党委(党组)一定要履职尽责、不辱使命”……在最后几个月时间里,任务重、压力大,应该把有限的精力用在关键处,把资源用在刀刃上,经常联系群众..
“脱贫攻坚任务能否高质量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各省区市都层层签了军令状,承诺了就要兑现”“各级党委(党组)一定要履职尽责、不辱使命”……在最后几个月时间里,任务重、压力大,应该把有限的精力用在关键处,把资源用在刀刃上,经常联系群众替其解忧,尽可能提高脱贫质量,给群众一个更加满意的结果。
补短板,要突出一个“准”字。脱贫攻坚几年来,取得的硕果累累,目前尚未脱贫摘帽的地方,也在精中精力补短板、强弱项。但是,该如何补却是一门学问。毕竟,这些地方主要集中在“三区三州”,地理环境恶劣,先天短板叠加,致贫原因复杂,现有的脱贫资源杯水车薪,在较短的时间里,不可能全部补齐。为此,绝不能什么都补、追求面面俱到,“撒胡椒面”只会造成浪费,达不到预期效果。要聚焦群众反映最迫切、制约生产生活的关键梗阻,以及脱贫不合格指标事项,剖析症结、精准投入,确保花最小的代价,把迫在眉睫的问题先解决好,再与乡村振兴衔接到位,一步一个脚印把短板彻底补好。
促增收,要突出一个“稳”字。收入稳,生活才能稳。一时脱贫不难,难的是永不返贫。贫困群众最担心的,莫过于收入水平能否稳定,外出务工不必担心下岗,产业收益每年都有保证,惠民政策能否长期保持……帮扶的心态好、措施稳,群众收入才能稳。一方面,要打破“输血”帮扶模式,一切从促进群众“造血”出发,多在打基础、利长远的地方用劲,持续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面貌;另一方面,要做好配套服务工作,加强技术培训令务工群众上岗无忧,扶持壮大特色产业令群众增收有望,加强政策兜底令突发意外群众后顾无忧。唯有如此,才能凝聚人心、激活斗志,让群众的收入水平持续向好,有更强的获得感。
解民忧,要突出一个“常”字。要知道,今年脱贫攻坚收官,绝不是帮扶的“终点”,今后乡村振兴之路,同样离不开干部联系帮扶。要真正沉下心来,平时多到基层调研,多到田间地头察实情,多进农家小院听真话,了解群众生产生活实情,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听取意见建议,尤其是群众遇到烦忧困难时,要主动站出来,急群众之所急、忧群众之所忧,把群众的事当自己事,做到“马上办”“尽力办”,不让问题过夜,不让群众利益受损,增进彼此了解信任,深化“鱼水之情”,厚植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同时更加高效地服务于群众,在脱贫决战中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达到“1+1>2”效果。免责声明:《把准脱贫决战“三字诀”》一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水利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只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水利在线联系(QQ:593295900),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可以点击下面的打赏按钮,对本站进行打赏支持!
| 相关新闻
| 评论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