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梓州清末大诗人谢绪岷
更新时间:2019-03-26 13:00:12 来源:四川三台县志办 作者:长河川淼 浏览:5373次 评论:0条
导读: 谢绪岷(1845~1890)晚清著名的梓州大诗人,字芰舟,号梦峨。清朝道光年间出生于四川省潼川府星日乡(今天绵阳三台的西平跃进)巍鼎山麓谢家老宅。祖籍广东省平远县,谢氏乐粤公后裔。稽祖谢亮德,在湖广填四川移民潮中,于清乾隆四年(1739)自粤至川经商,落脚..
谢绪岷(1845~1890)晚清著名的梓州大诗人,字芰舟,号梦峨。清朝道光年间出生于四川省潼川府星日乡(今天绵阳三台的西平跃进)巍鼎山麓谢家老宅。祖籍广东省平远县,谢氏乐粤公后裔。稽祖谢亮德,在湖广填四川移民潮中,于清乾隆四年(1739)自粤至川经商,落脚三台,妻、子滞粤(广东省)。子谢生财成年后,奉母命入蜀寻父,相遇梓州。旋,返平远县接母人蜀地。
乾隆二十三年(1759)谢生财偕母返川。初,居中江县白果湾,再迁三台县星日乡置业筑室而居,经营酒业兼务农。谢生财治家生财有道,以耕读传家,子孙繁衍,科第继起。至入蜀六世,谢氏家族有进士2人、举人6人、秀才30余人,为三台第一名门望族。谢绪岷便出生在这样一个书香门第家庭环境中。其母李氏为清康熙名臣遂宁张鹏翮之孙张船山的外孙女,一位知书达理的母性。她既是谢绪岷身体的抚育者,又是儿子学业的指导者。幼承母教的谢绪岷年十四,补博士弟子员(《三台县志》)。他对母亲感情深厚,十岁始作诗,在处女诗稿中便有献给母亲的颂歌。诗曰:每当儿有病,常使母添愁,汤药常亲煮,神灵每日求,大哉圣人训,惟其疾之忧。客家男儿对慈母的深情尽藏诗句之中了。
家庭传统,文化环境,秀丽的家乡风光,母仪的诱导感染,这诸多因素,对诗人谢绪岷的成长,无疑产生着很大影响。 少年志高,谢绪岷在家乡读书学诗,打下了创作基础,于同治七年(1868)走出西平古镇附近的巍鼎山北上游历,去开阔视野,去捕捉丰富的人生诗作素材。这一年,他才23岁,便从三台县城南济渡码头乘船出凯江至涪江到嘉陵江,再会长江经三峡顺流而下,至江苏扬州离船登陆北上,经河北定州抵达大清帝都北京。在近一年的旅途期间,谢绪岷壮志添游兴,写下了景情并茂的20余首诗篇。其中《滟灏曲》、《江上遇大风雨》、《登黄鹤楼》、《抵九江》、《淮阴道中》、《次定州》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诗中反映了晚清某些社会现象,折射出当时文人学士的心态,为研究清末社会和文化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
在大清帝都北京住下后,谢绪岷原想看看国子学博士弟子受业及科第之事,图个举人或进士的前程。可是,事不如其期,所愿无望,在任刑部主事的长兄谢绪熙安排下,他进了四川老乡顺天府刘云泉太守幕中,作了僚官。然而生性正直、耿介的谢绪岷不习惯官场尔虞我诈、利欲熏心之风,不久便离开了顺天府幕,在《除夕招同杨君文溪》诗中,直言其心迹。曰:文字疑酒债,儒官恐误身,我辈宜高阁,除诗百不能。他决计远离官宦,继续诗歌创作。谢绪岷在北京近三年,留下50余首诗,毅然决定离开京都,继续生涯行脚僧的游历作诗生活。
谢绪岷走出帝都北京,踏上了要回巴蜀故乡的行程。他又车马劳顿地途经了河北、山西、河南、陕西,让足迹直至甘肃省与新疆交界处的猩猩峡。这段行程的许多诗作,皆为其旅途坎坷行程的印证,亦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凭吊和缅怀之情。如评说汉武帝:海上求仙已杳茫,秋风有客笑刘郎,频年天上求神仙,人间大笑秋风客。又有对张良的崇敬赞美之句,如父老何人呼孺子,英雄退步即神仙。既倾慕其建功立业,又肯定其功成身退的明智之举。在那十年间,谢绪岷从祖国西南奔到北京帝都,又由北京帝都再到大西北,漫漫地游历了多个省份,后于光绪五年(1878)回到了故乡三台。
谢绪岷扑进故乡怀抱真是兴奋不已,他重游名胜,寻觅旧踪,在诗中尽情抒发对故土的挚爱之情。如《清溪河》一诗:数家茅舍俯清溪,微雨沾尘溅作泥,村径尖叉牛迹乱,水田平远鹭飞低,野花戴石红矜艳,杂树分沟绿剪齐,画意诗情两幽绝,好山都在夕阳西。诗中有画,故土一派生机,充分反映了这位客家诗人对家乡秀丽山川一草一木的热爱。 作为粤籍客家人的后裔,自幼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谢绪岷的敬祖和根本意识同样发于笔端。他回到故土后写有一副310字的《自宅楹联》。上联总括了其十多年的漫游生活,下联则自叙家谱:粤稽申伯列藩,中州延谱系,衣冠鼎盛于东南,历汉晋宋刘梁陈而后,徽徽焉,流风遗烈未艾耶!在《自宅楹联》结尾中称:征吾家二千载故事,辑珍数典,尽入壶觞助吟歌。这一楹联为研究谢氏家乘以及家族文化提供了独特的珍贵的资料。
诗人回到故乡在巍鼎山下度过两年多田园生活,35岁时到华阳县任学官。光绪十六年(1890),谢绪岷因患消渴病卒于成都三槐树暂隐;斋寓所,生年45岁。他生命虽短暂,但在文学创作上却取得丰硕成果。《三台县志》载,谢绪岷所著诗文卷帙颇富,诗尤潇洒闲逸,别具风度,有《西归草》四卷,《梦蝶山居》十卷。谢绪岷诗文为谢家的一位亲戚谌敦本抄寻收藏,在1949年又被带到台湾省。在1989年,谌先生便托人将此诗稿带回内地,交给谢氏后裔、重庆师范大学教授谢真元精心整理校注。编辑完毕,又带到台湾省,由谌敦本先生联系出版事宜。到1992年3月,以《芰舟诗稿》为书名的谢绪岷诗集,由台北市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出版发行。全书收入诗歌218首,对联5副,共16万字,谢真元女士为诗集撰写前言。
《芰舟诗稿》是天府四川所有客家人的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它的保存、整理、出版,牵动着中国海峡两岸谢氏亲眷的心,反映了寄居台湾宝岛的四川客家人对故乡的思念,又是两岸客家人割不断的亲情的载体。(长河川淼)
免责声明:《话说梓州清末大诗人谢绪岷》一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水利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只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水利在线联系(QQ:593295900),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可以点击下面的打赏按钮,对本站进行打赏支持!
| 相关新闻
| 评论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