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痕迹管理”过重本就是华而不实
更新时间:2019-02-18 11:53:20 来源:水利部网站 作者:长青 浏览:946次 评论:0条
导读:正值脱贫攻坚的决胜阶段,各地精准扶贫热情高涨。但一些基层干部反映,不少地方在扶贫过程中过度留痕,信奉“搞工作不如搞材料,留足迹不如留痕迹”,材料痕迹历历在目,扶贫工作松松垮垮。(1月31日《半月谈》)一些地方的扶贫工作中,“痕迹主义”遍地。具体表现在:..
正值脱贫攻坚的决胜阶段,各地精准扶贫热情高涨。但一些基层干部反映,不少地方在扶贫过程中过度留痕,信奉“搞工作不如搞材料,留足迹不如留痕迹”,材料痕迹历历在目,扶贫工作松松垮垮。(1月31日《半月谈》)
一些地方的扶贫工作中,“痕迹主义”遍地。具体表现在:开会留痕,遇事先开会,开完大会开小会,频频开会,层层开会,全员参会。报表留痕,签到表、统计表、报备表,表表俱全,缺一不可。拍照留痕,凡事都要用照片作为印证。总结留痕,日有小结,月有总结,不总结出特色和亮点,就不予通过。
“痕迹管理”在一些地方大行其道,一方面,对部分领导干部来说,开会、填表、照片、总结等方面的“痕迹”,成为了其推卸责任、应付检查甚至是邀功请赏的方式,乐意为之。另一方面,对于扶贫干部来说,各种“痕迹”被视为自证清白、自证努力,实现政绩可视化的方式,不得不为之。
古人说,“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去会场多了,到现场自然就少了。“稿来稿去”“表来表去”式的材料多了,深入群众和调查研究自然就少了。拍照拍多了,久而久之群众自然就腻了烦了。扶贫干部原本工作时间就十分紧张,“痕迹管理”让之深受其扰,也让贫困户心生厌烦。扶贫过度留痕,这些做法不但消耗了行政资源,拖累了行政效率,使脱贫攻坚的进程受到延缓,而且影响了党和政府形象。
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大搞“痕迹管理”,在“痕迹”上绣花,不计成本、不问代价,本末倒置,是形式主义的表现。扶贫工作关键看实效,必须向处处留痕的作风顽疾开刀,坚决消除扶贫中的形式主义,清除扶贫路上的"绊脚石"。(文/长青)
免责声明:《“痕迹管理”过重本就是华而不实》一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水利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只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水利在线联系(QQ:593295900),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可以点击下面的打赏按钮,对本站进行打赏支持!
| 相关新闻
| 评论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