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郊区中小河道存在的问题与综合治理对策分析(杨淑慧 王远航)
更新时间:2014-06-29 18:14:47 来源: 作者: 浏览:1308次 评论:0条
导读: 摘要:在水资源匮乏的环境中,北京郊区中小河道仍存在着行洪以及水环境、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以海淀区、顺义区中小河道为例,分析中小河道存在的问题,提出来采取综合措施治理、建立流域污染防治体系、加大非常规水源利用等生态治河理念,特别强调对无水河道要“以..
关键词:生态治河 中小河道 水环境 长效管理
中国分类号:X8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4637(2011)01-0014-04
北京市属海河流域,自东向西分布着蓟运河(泃河)、潮白河、北运河、永淀河和大清河(拒马河)5个水系,共有大、小河流、沟、渠300余条,湖泊20多个。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市河道治理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50年代至60年代为初步治理时期;70年代至80年代为河道大规模整治时期;90年代为开发性综合整治时期;21世纪以后,进入了以环境整治为主题的综合治理时期。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对环境要求逐步提高,而水是环境的灵魂,因此水生态环境建设的地位不断提升。目前,北京市几条大河的流域生态环境整治已全面展开。与此同时,北京市中小河道综合整治工作也越发受到重视,各区县政府均进行了区域水系综合治理规划,市、区政府每年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中小河道的综合整治工作。
以海淀区、顺义区中小河道为例,分析河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为今后的河道治理工作扩宽思路。
1 中小河道存在的问题
北京市目前处于全面推进“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加快向世界城市迈进的重要时期,建设世界城市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支撑,新城、开发区等重点区域发展也对河道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海淀区和顺义区日新月异的经济发展,都对河道生态环境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也代表了北京市区县的普遍情况。因此,尽管北京市以前对河道治理有一定的投入,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北京市中小河道的治理仍存在一些典型问题。
1.1 河道行洪能力不足
随着海淀区和顺义区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一方面城市不透水面积显著加大,下垫面的变化大大改变了城市的水文特征,城市地表径流量的较大幅度增长;另一方面原河道两侧的土地性质发生改变,区域承载人口增加,经济发展迅速,使得很多排水河道的防洪标准不能适应城市化水平提高的排水要求。
海淀区主要位于北运河水系,境内有南沙河等7条河道、周家港沟等60余条中小排水沟渠。经过治理,万泉河、北长河、北旱河下游、金河基本达标,南沙河、北沙河和南旱河目前还不能满足防洪要求;五一渠、风格渠、周家巷排洪沟、团结渠等治理达标,其他沟渠尚未达到防洪要求。
顺义区横跨北京五大水系中的北运河、潮白河、蓟运河三大水系,境内有大小河流15条,其中潮白河苏庄橡胶坝以下、温榆河、箭杆河、小中河、七分干渠,由于堤防不达标、河道淤积等原因,目前还不能满足防洪要求。
1.2 水环境建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
海淀区是著名风景区、文化教育区和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顺义区是北京市重点发展的新城。海淀区中关村科技园的建设、顺义国际会展、商务、物流等临空产业和汽车制造业的发展,大大加快了两区农村城市、城市现代化和区域国际化的进程。2008年,海淀区GDP实现2110亿元,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顺义区GDP实现400亿元,人均GDP突破8000美元。与两区的经济快速发展相比,水环境治理进展相对缓慢。以往的河道治理,往往单纯的强调防洪效果,近年来才逐渐开始重视包含生态建设的综合治理。但由于生态建设工程量大,投资多,治理进展较慢,顺义区仅实施了潮白河、龙道河等部分河道的综合治理;海淀区尽管起步较早,仍有部分主要河流及大多数排水沟渠未进行生态建设,河道的自然性遭到破坏,景观性差,远达不到“无水则绿”的规划标准。
近年来海淀和顺义均加大污水治理力度,海淀区目前已建太舟坞等5座再生水厂,顺义区已建天竺等5座污水处理厂,但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行能力仍落后于人口和社会经济增长,使周边水环境质量未达到理想目标。2009年地表水监测结果表明,海淀区除北长河水质状况好,达到了水体功能标准外,万泉河、南沙河、五一渠、友谊渠等有水河渠水质均较差,基本为劣V类;顺义区潮白河的水质时好时坏,以劣V类次数居多;小中河、温榆河等有水河段水质均为劣V类,大幅超标的组分有COD、氨氮、BOD、溶解氧、总氨和总磷。
1.3 水资源匮乏阻碍水环境建设进程
自20世纪70年代,北京市的水文年即进入偏枯年,特别是1998年以后,更为枯水年。海淀气象站1900-2008年109a实测资料统计结果表明,海淀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08mm,而近10a平均降水量仅为478mm,是多年平均降雨量的79%。顺义气象站1950-2008年60a实测资料统计结果表明,顺义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15mm,近10a平均降水量仅为463mm,是多年平均降雨量的75%。两区的可利用地表水资源量大幅减少,海淀区可利用自产地表水资源量为1686万m3;顺义区近年来由于污染,实际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几乎为零。
随着社会发展,用水需求逐年增加。海淀区除约3000万m3的河湖环境用水为外调地表水外,其他用水均为地下水,年开采地下水(2.5-2.9)亿m3,远大于1.4亿m3的多年平均地下水可开采量。顺义区除李家桥和后沙峪利用少量地表水外,其他用水全部取自地下水;2009年本区开采地下水2.7亿m3(含生态环境用水量83万m3),向区外供水约1.6亿m3,总地下水开采量远大于3.02亿m3的多年平均地下水可开采量。
综上所述,海淀区和顺义区地下水均严重超采,且有限的水资源量主要用于生活和生产,而用于河道湖泊生态环境的清洁水源非常少。这也造成了尽管各区加大了治污力度,但河道中由于没有清洁水源,其纳污能力为零,水环境治理效果不尽人意。因此,水资源匮乏是制约水环境建设进程的瓶颈。
1.4 长效管理存在一定困难
海淀区河道管理一所、二所和乡镇水务站共同管理区内河道,进行建筑物维护、管理、防洪、水政监察巡视、日常保洁等工作。为了强化河道管理,海淀区水务局先后出台了《进一步加强河道管理工作的意见》、《海淀区河道保洁工作考核标准》等制度,明确了各河道管理部门的管理范围、工作职责与工作要求,对保障海淀区内良好的水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顺义区河道管理主要由南彩、张镇、仁和和高丽营4个水务所,潮白河和温榆河2个管理监管。在河道管理中,由于北京市、区没有相应的河道保洁经费来源,核算办法等相关规定,资金来源得不到保障,无法建立专业的管理队伍,河道日常保洁和维护运行方面的工作开展困难。
2 对策
2.1 采用综合措施进行防洪治理,提高河道防洪能力
北京市20多年的干旱少雨,使得地下水水位降低,地下水连年超采,多数河道干涸,也逐步麻痹了人们的防洪意识。海淀区和顺义区均有部分河道尚不满足防洪要求,一旦出现洪水灾害,人民的生命财产将受到极大的威胁,正所谓“洪水”猛于虎。因此,河道治理工作必须以防洪安全为基础进行。
河道防洪治理除了采用传统的河床疏浚、堤防加高加固、断面拓宽等方式使河道行洪能力达到防洪标准外,还可以采用雨洪利用、蓄滞洪区建设等综合治理手段,降低径流系数,提高蓄洪能力,减小河道排洪压力。
河道防洪综合治理措施包括在道路建设、小区建设、场馆建设中应配套建设雨洪利用的设施,把宝贵的雨洪资源储存起来,作为绿化浇水、道路喷洒等用途;尽可能利用河道周边的砂石坑、洼地修建不同规模的滞洪区来削减洪峰缓解河道的排洪压力;采用先进的仿真模拟方法动态分析降雨与产流过程,制订合理的防洪预案,提高河道的防洪能力。
2.2 建立流域污染防治体系,改善水环境
现在,人们的观念有了很大的变化,强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特别强调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护生态平衡。为了实现良好的水生态系统,首先必须进行全方位的污染防治。在进行河道综合治理时,应该以生态为基础,全面调查流域污染源类型和成分,采取综合生态治理措施,着力于污水源头的净化与水质恢复,同时将河道相关连的水体一同治理。通过流域的综合整治与管理,使水系的防洪功能、资源功能、环境功能、生态功能都得到完全地发挥,使全流域的安全性、舒适性都不断改善,并支持流域实现可持续发展。
海淀和顺义有水河道中大部分水质不能满足水体功能区划要求,首要任务是以河道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治理,加快污水处理及配套设施建设,使水体还清,为最终实现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平衡系统创造条件。
2.3 加大调水工程建设力度,充分利用再生水资源
由于水资源匮乏,河湖生态环境用水大部分只能规划使用再生水。一方面,各区县自身的再生水资源量也是有限的,很难满足河湖需水量;另一方面,各区域发展性质、人口分布不同,受再生水厂布置位置和出水量的限制,部分再生水丰富地区的再生水资源无法充分利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河湖水源的供给保障。
海淀区主要河道、湖泊、湿地生态需水量约1.02亿m3。其中北部地区需水0.50亿m3,但海淀北部地区人口少、居住分散,再生水出水量相对较少。2009年北部再生水厂出水量仅为0.13亿m3,随着海淀北部地区城市化发展,再生水设施不断完善,至“十二五”末,可供再生水量将增加为0.35亿m3,仍不能满足区域的生态需水要求。而海淀南部地区人口集中,污水基本纳入清河处理厂,再生水相对丰富。如果实施调水工程,进行区域性的“南水北调”,将基本能够满足海淀区的生态环境用水需求。
顺义区主要为平原区,区域面积较大,河潮众多,河道、湖泊、湿地生态需水量较大,约2.27亿m3。2009年顺义区再生水厂出水量约0.67亿m3;至“十二五”末,区内可供再生水量增加为0.83亿m3,约占河湖需水量的27%,而且顺义再生水出水量分布也不均衡,新城范围人口相对集中,再生水出水量相对较多;农村地区再生水出水量较少。区内自产再生水资源远不能满足河潮生态环境需水量。但温榆河过境污水资源量较丰富,顺义区通过引温济潮工程每年可从温榆河调水约0.7亿m3到潮白河水系,对潮白河的生态环境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在修建再生水处理设施和配套工程、提高再生水出水量的同时,规划建议沟通水系,实施各种调水工程,实现再生水循环系统,充分利用再生水资源,使主要的景观河道实现“有水的河”的基本目标。
2.4 河道环境建设与园林建设相结合,适应社会发展
在北京的悠久的历史进程中,一直在重视水系的布局及周围环境建设的传统。水利在北京发展中的作用,不仅是满足城市用水的需要,而且水利工程建设常与园林风景建设相结合,美化城市,促进城市的发展。例如昆明湖,它既是北京市最早的一座人工水库,更是著名的风景名胜。把堤防绿化美化成具有特色的风景区也是古人水利工程建设与园林建设相结合的典范,特别是堤防植柳,既可防洪固堤,又可美化环境,玉河桥东西岸都广植柳树,垂荫水面;长河下游高梁桥附近更以“高梁桥柳林”驰名京华。
海淀新区、顺义新城的建设,使这两个区域城市化、国际化,提升其周边环境质量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在当前水资源十分匮乏的条件下,完全可以效仿古人,主要考虑以绿代水,堤防植树固堤,河坡滩地乃至缺水的河槽植草固沙。使中小河道两岸绿树成荫,有水的河道碧波荡漾、无水的河道绿草如茵。
2.5 注重河道管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长效管理机制是巩固河道综合治理效果的必要条件,可以借鉴上海市中小河道管理维护的成功经验,建立北京市中小河道长效管理机制。
上海市水务局和市财政局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中小河道管理养护工作的实施办法》,要求各区县在每个镇每年安排1.2亿元用于补贴中小河道长效管理工作;全市共有河道保洁社216家,各类河道保洁船只3024条,河道保洁巡视员136名,河道保洁员1万5988名;市级河道保洁覆盖率为92%,区级河道保洁覆盖率为98%,镇村级河道保洁覆盖率接近100%。
北京市应出台专门文件,进一步明确中小河道管理养护内容、标准、经费来源等,完善河道管理养护体系,设立河道保洁队,配备保洁设备,从机制上保障长效管理的落实。财政部门落实专门经费,实现中小河道管理养护正常化、规范化。
3 效益分析
3.1 保障防洪安全,改善环境质量
北京市区县经济发展腾飞猛进,中小河道两岸价值迅速提升,进行中小河道综合整治,对保障两岸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中小河道综合整治后,昔日河道杂草丛生、垃圾塞河的状况将被水清岸绿所取代。河道沿线水、声、尘、气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河水变清变活,调节了空气湿度,部分噪声和粉尘被绿地植物吸收,大气中负离子和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降低,空气变得清新怡人,治理后的河道可以成为天然氧吧,同时可以增添绿色生态带,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2 带动区域发展,发挥综合效益
河道综合治理不仅环境效益显而易见,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也将大幅度提高。可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的生产生活质量,可以利用其良好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条件,极大地加速海淀和顺义的建设步伐,加大投资商的投资力度和规模,促进旅游产业和房地产事业发展,从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4 结语
北京建设成世界城市,需要建立水环境的安全保障体系,而北京地区在水资源上存在着“先天不足”,因此需要建立“北京特色的世界城市”。就中小河道治理而言,在满足防洪要求的基础上,坚持生态治河的理念,实现“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治河目标,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对于无水的河道,以绿带水,实现“绿色生态带”的治河目标。同时,增加管理资金投入,建立河道长效管理机制;坚持河道治理与管理并举,强化河道管理的措施和手段,有效控制污染源,加强执法检查和监督力度,以达到巩固综合整治成效和水环境保护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李德贤.河道整治的新模式--开发性整治[M].2002.
[2] 吴伟峰.上海市效区中小河道治理的启示[J].中国水利,2010.
[3] 朱晨东.大城市河道景观设计理念初探[M].2002.
[4] 何靖业.富阳市生态河道治理思路探讨[J].中国水利,2010.
作者简介:杨淑慧(1964-),女,高级工程师。
免责声明:《北京市郊区中小河道存在的问题与综合治理对策分析(杨淑慧 王远航)》一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水利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只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水利在线联系(QQ:593295900),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可以点击下面的打赏按钮,对本站进行打赏支持!
| 相关新闻
| 评论
评论 |
|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