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长江流域重点河段的冲淤变化

更新时间:2014-06-29 16:41:20 来源: 作者: 浏览:1132次 评论:0

导读:(一)荆江河段荆江河段上起枝城,下至城陵矶,全长347公里,穿行于江汉平原与洞庭湖平原之间(图14)。荆江左岸有沮漳河入汇,右岸有松滋口、太平口、藕池口、调弦口(调弦口于1959年封堵)分泄江水入洞庭湖,洞庭湖又于城陵矶入汇长江。依据河型的不同,荆江以藕池..

(一)荆江河段

荆江河段上起枝城,下至城陵矶,全长347公里,穿行于江汉平原与洞庭湖平原之间(图14)。荆江左岸有沮漳河入汇,右岸有松滋口、太平口、藕池口、调弦口(调弦口于1959年封堵)分泄江水入洞庭湖,洞庭湖又于城陵矶入汇长江。依据河型的不同,荆江以藕池口为界,可分为上荆江(长172公里)与下荆江(长175公里)。上荆江河弯平顺、稳定,弯道处多有江心洲,主要江心洲有12个,两岸边滩较少,形态窄长。下荆江河道蜿蜒曲折,单股少汊,主要江心洲有4个,两岸边滩较少,形态宽短,大的弯曲段原有12个,裁弯后为10个。

1、 荆江河道泥沙冲淤量

据河道地形图计算,荆江河段平滩河槽1966年至1998年共冲刷39169万立方米,其中四分之三的冲刷量发生在上荆江(图15)。与此相应,洞庭湖分流分沙量不断下降。

点击浏览下一页
图 15 1966年至1996年荆江河段泥沙沙冲淤量

2、横断面变化

上荆江横断面多呈“W”型,变化较小,有冲有淤,基本上为周期性变化。下荆江横断面多为不对称的偏“V”型,横向变型的基本型式是凹岸崩坍、凸岸淤积,横断面形状基本未变,向横向位移。当河弯剧变时(切滩、撇弯),横断面可发生滩槽互易。上、下荆江过渡段的横断面一般近似“U”型。图16、图17是上、下荆江典型横断面的变化情况。

点击浏览下一页
图16 上荆江典型横断面(关洲)冲淤变化(距葛洲坝74.8公里)

点击浏览下一页
图17 下荆江典型横断面(沙滩子)冲淤变化(距葛洲坝263.5公里)

3、 纵断面变化

与河道横向宽窄、弯道曲率的变化,以及分汊、分流等因素相对应,河道深泓线呈起伏变化(图18)。比较1975年、1980年、1996年、1998年的深泓高程,沿程有升有降,河床冲淤相间,河床最深点高程约为负25米。

点击浏览下一页
图 18 荆江河段深泓变化

 

(二) 城陵矶至武汉河段

该河段全长248公里,两岸湖泊和河网交织,汉口有中游最大支流汉江汇入。河段内有中下游曲折率最大的 洲弯道,狭颈宽度与弯道长度之比为1∶12。河型属宽窄相间的藕节状分汊型,大的江心洲有13个。河道窄道一般有节点控制,节点是本河段的一种典型河谷地貌,是由滨临江边的山丘和基岩出露的阶地所构成。两岸共有21个节点,左岸10个右岸11个,节点间纵向直线间距5—40公里不等。

1、 河段泥沙冲淤量

历年来该河段冲淤相间,总的趋势是淤积。据河道地形图计算,1966年至1998年其平滩河槽共淤积25450万立方米,其中1996年以前淤积35410万立方米,1996年至1998年冲刷9960万立方米。1996年以前的淤积量如图19。大部分淤积发生在其上游段。

点击浏览下一页
图 19 1966至1996年城陵矶至武汉河段泥沙冲淤量

2、 横断面变化

多分汊河段断面冲淤变化较大,单一分汊河段断面河段变化次之,弯曲性河段和顺直单一性河段的断面冲淤变化较小,低山丘陵河段断面冲淤变化最小。历年冲淤幅度最大者可达5-10米。图20、图21为典型断面的冲淤变化。

点击浏览下一页
图20 螺山断面冲淤变化

点击浏览下一页
图21 纱帽山断面冲淤变化(距汉口33.7公里)

3、 纵断面变化

其深泓线纵断面呈起伏变化(图22)。比较1966、1996、1998年的深泓线高程,总体上有升有降。

点击浏览下一页
图 22 城陵矶至武汉河段河床深泓线纵断面变化

免责声明:《2000年长江流域重点河段的冲淤变化》一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水利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只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水利在线联系(QQ:593295900),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可以点击下面的打赏按钮,对本站进行打赏支持!

| 评论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