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事变忆《五月的鲜花》

更新时间:2015-07-07 22:40:00 来源: 作者: 浏览:1382次 评论:0

导读:七七事变忆《五月的鲜花》 ★作者:墨峡 芦沟晓月、战火曳空,旗风所向,气贯长虹。永定河畔,南苑巷内,中华儿女浴血中。一首抗战歌曲——《五月的鲜花》在七七事变后,中华民族的殊死抵抗间不停飞扬。这歌声憾壮怀难已,山河未复。这歌声悲泣神州,恨聚怒潮。《五..

七七事变忆《五月的鲜花》

作者:墨峡

芦沟晓月、战火曳空,旗风所向,气贯长虹。永定河畔,南苑巷内,中华儿女浴血中。一首抗战歌曲——《五月的鲜花》在七七事变后,中华民族的殊死抵抗间不停飞扬。这歌声憾壮怀难已,山河未复。这歌声悲泣神州,恨聚怒潮。《五月的鲜花》的曲作者是阎述诗。阎述诗家在大东北,从小就喜欢音乐创作。学生时代经常参加抗日救亡的他,也因此受到日帝和汉奸的追杀、迫害,后来逃亡到关内,辗转于北平,在北平二十六(今天的北京汇文)中学担任数学老师。

铁蹄横踏,万民涂炭。马革裹尸、翱翔霄汉。1935年“12.9”运动期间,光未然在报纸上发表了一首小诗,阎述诗受到了抗战诗歌的感染,想起自己在参加青年学生爱国运动时的情景:汉奸用刺刀阻止同学们抗日救亡的脚步,许多人为此付出了鲜血的代价,但大家仍然情绪高涨,没有一点退缩……他激动地提笔为这首诗谱了曲,当晚就交给大家,并很快成为鼓舞情绪的“战地”歌曲。这首诗,就是抗战全面暴发后越来越流行的《五月的鲜花》。当年恐怕连阎述诗本人也没有想到,这首歌居然能传遍天下。先是北平学校里的学生合唱,后来逐渐传到了一些抗日民间团体里,接着成为鼓舞统一战线、国共合作,共同抗日、共赴国难的伟大“战歌”。而最令人难忘的就是1937年7月8日冼星海在一次万人聚会上,一句一句地教大家唱《五月的鲜花》,在场的好多人都感动得热泪盈眶。但却没有人知道谱曲者是阎述诗,连歌曲的词作者光未然也对他一无所知。

最初,光未然一直在文艺界寻找这位默默的抗战宣传“合作者”,却始终无消息,直到20世纪60年代阎述诗去世的时候,光未然接到了一纸讣告:特级数学教师阎述诗去世,上面还写有生平和家庭住址。光未然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他一直要寻找的人竟然离他这么近,住处只距离一条胡同之遥,但两人却整整30多年没有机会见上一面。光未然连忙赶到阎述诗家,敲门说明了来意:我想看看阎述诗老师的照片,我一直想认识他,但是现在没有机会了,他希望通过照片辨认一下,在这漫长的30年里,我是否曾经与他又过不经意的一面之缘。可惜,光未然的记忆中从未有过阎述诗的样貌,他叹了一口气说,太遗憾了。

《五月的鲜花》开始传唱的时候,阎述诗的女儿阎莉莉才刚出生不久,在她的记忆中,父亲一直是一名数学教师,甚至从来没有向家人炫耀过自己这首歌的“成就”,但跟大家印象中的数学教师不同,阎述诗是个很感性的人,他在家里每天与音乐为伴,阎莉莉说:“只要在家休息,音乐声会一直伴随着他”,也正是这个原因,她从小就受到音乐熏陶,后来还做了一名音乐教师。20世纪50年代末,电影《青春之歌》上映,让一代人认识了林道静,也让一代人学会了一首名叫《五月的鲜花》的歌曲。阎莉莉也不例外,她和当时的年轻人一样,激动地唱着《五月的鲜花》,唯一不同的是,她突然发现这首歌的曲作者竟然是自己的父亲!虽然自己的名字已经被打上了电影的字幕,但和女儿的惊喜相比,阎述诗的情绪一直很平静。后来女儿阎莉莉考上了艺术学校,她的老师希望阎述诗写一篇歌曲《五月的鲜花》创作经过的文章,这时人们才了解到这首歌曲的创作过程。

以一名音乐教师的身份来看,阎莉莉对父亲的作品作了一些深入的分析。《五月的鲜花》不同于其他的抗战歌曲,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许多歌曲都是慷慨激昂,气势磅礴;而《五月的鲜花》的整体音乐配合了歌词的情绪,是一种倒抛物线状的变化,首先是“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盖志士的鲜血”,有着怀念烈士的抒情;第二句写道大东北沦陷,“我们天天在痛苦中煎熬,失去自由更是失掉了饭碗,屈辱地忍受那无情的皮鞭 ”,曲调压抑低沉;第三句中“敌人的铁蹄越过了长城,中原大地依然歌舞升平”,带领演唱者酝酿悲愤的情绪;最后到“震天的吼声惊起不幸的一群,被压迫者一起挥动拳头!”是整首歌曲的高潮,曲调也更加激昂有力,让不朽的音乐在情绪的最高点达到释放。

改革开放后,“五月的鲜花”全国大学生大型校园文艺演出成为了一种规律,这个大型演出由国家教育部主办,旨在推动中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开展,展示全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成果,反映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伟大实践,彰显当代大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复兴中华民族于世界之林的崇高情怀和朝气蓬勃、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在歌曲《五月的鲜花》这样吟道: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 他们正顽强地抗战不歇。 如今的东北已沦亡了四年, 我们天天在痛苦中熬煎。 失掉自由更失掉了饭碗, 屈辱地忍受那无情的皮鞭。敌人的铁蹄已越过了长城,中原大地依然歌舞升平。‘亲善睦邻’和卑污的投降,忘掉了国家更忘掉了我们。再也忍不住这满腔的怨恨。我们期待着这一声怒吼,怒吼惊起这不幸的一群 ,被压迫者一起挥动拳头!

在“七七芦沟桥事变”78周年之际,我们高唱《五月的鲜花》,这歌声把国人带向民族危难、林海雪原、卫国一线。人们看到的是——战旗猎猎、国生我死、民恸国殇。多少人,无悔征程坎坷,无憾年华舛错。多少人,百余战,仇未泯,恨犹长。抛头洒血,浇我国土不彷徨。多少人,出生死,穿叠嶂。征异域,别霄壤。有我民族豪气在,教他瀛寇贼魂丧!再度回眸:雪漫残阳、歌声嘹亮,浴血红颜,怒如涛卷,冰著寒山、百炼成钢,万千龙骨征尘掩。拚一死,卫国血痕风雨洗,年年频把英名唤。抗战胜利70年,但教今世再传颂,史为鉴、君勿忘,好一朵《五月的鲜花》。(三台县水务局党委宣传干事:谢勇)

免责声明:《七七事变忆《五月的鲜花》》一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水利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只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水利在线联系(QQ:593295900),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可以点击下面的打赏按钮,对本站进行打赏支持!

| 评论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