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之国 蜀中江南
更新时间:2015-05-11 21:07:33 来源: 作者: 浏览:1477次 评论:0条
导读:天府之国 蜀中江南◆刘曦全 成都市位于中国内陆四川省的中部,是四川省的省会,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成都市远古为蜀国之地,秦并巴、蜀为蜀郡并建城,汉代以来因织锦业发达专设锦官管理,故有“锦官城”之称,五代蜀时遍种芙蓉,故..
天府之国 蜀中江南
◆刘曦全
成都市位于中国内陆四川省的中部,是四川省的省会,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成都市远古为蜀国之地,秦并巴、蜀为蜀郡并建城,汉代以来因织锦业发达专设锦官管理,故有“锦官城”之称,五代蜀时遍种芙蓉,故别称“芙蓉城”,简称“蓉”。
成都市历史悠久,有“天府之国”、“蜀中江南”、“蜀中苏杭”的美称。据史书记载,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中叶的古蜀国开明王朝九世时,将都城从广都樊乡(今双流县)迁往成都,构筑城池。关于成都一名的来历,据《太平寰宇记》记载,是借用西周建都的历史经过,取周王迁岐“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因此得名成都。五代十国时,后蜀皇帝孟昶偏爱芙蓉花,命百姓在城墙上种植芙蓉树,花开时节,成都“四十里为锦绣”,故成都又被称为芙蓉城。成都是中国城址未变、延续至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建于前311年),仅次于江苏的苏州(建于前514年)。
成都市周边河网密布,属半水区域。境内主要有长江的支流岷江、沱江两大水系,共40多条大小河流,水域面积700多平方公里。成都城市史是一部治水的历史。据记载,上古时期的成都平原,前生是海。内海消失以后,便成为水泽密布、水道乱流的潮湿盆地,水患相当严重。初步整治、局部整治自先民们进入成都平原地带起就从未停止。但规模最大最有成就的治水是古蜀憋灵。开明帝憋灵的引岷入沱排洪工程使平原出泽国,为古蜀先民定居成都创造了基本条件。第二次大规模治水是先秦李冰。当地的郡守李冰疏浚三十六江,完成了举世瞩目的都江堰水利枢纽工程和穿“两江成都之中”,沟通了天府之国直达荆楚和吴越的黄金水道,使秦凭借这条黄金水道,如愿以常地实现了“得蜀得楚,得楚得天下”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统一。第三次大规模治水是西汉文翁。蜀郡守文翁推广水稻种植,首扩灌渠系统,大量增加了农灌面积,引湔水和清白江连接,从此赋予都江堰水利工程以灌溉意义,推进和繁荣了四川盆地的农业经济。第四次大规模治水是晚唐高骈。西川节度使高骈为拱卫成都,改两江双流为两江抱城,给成都市留下了千年不变的独特水城景观。
成都还是中国戏剧之乡,早有“蜀戏冠天下”之誉。形成于清代的川剧是全国重要的地方剧种之一,剧目繁多、文字优美,幽川剧变脸默风趣,表现手法丰富,程式化动作含蓄隽永,器乐帮腔独具特色,尤其是“变脸”、“吐火”等绝技独树一帜,令世人叹为观止。成都人喜爱户外游乐,大文豪苏东坡曾有“蜀人游乐不知还”的诗句。至今,城区每年春天举办灯会、花会,游人如织,热闹非凡;在郊区,还有龙泉桃花会、都江古堰清明放水节、新都木兰会、桂花会、彭州牡丹会、新津龙舟会、郫县望丛祠赛歌会等,吸引八方游客摩肩接踵。所有这些民间节会,既是成都人游乐踏青的欢乐节日,也是外地游客、民俗学者观赏采风的大好时机。
“吃在中国、味在四川”,这句四方流传的名言点出了成都“尚滋味”、“好辛香”的传统饮食特点。美不胜收的农产品为成都饮食文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来自各省移民的不同饮食习尚互相融合,造就了成都这个美食之都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高超绝伦的烹饪技艺。
成都美食可以分为川菜、小吃、火锅三大类。“川菜”为中国四大菜系之首,品种三千,名菜数百,以味取胜,其“一菜一格,百菜百味,擅用麻辣”的特色可谓盘盘菜品是故事,道道佳肴有典故。“小吃”以小而精的特色驰名海内外,品种数百,做工精细,色鲜味佳,造型别致。近年来,冷锅、干锅发展速度惊人,尤以名牌干锅红遍全国,正从一定程度改变着很多地方的饮食习惯。
成都市是古蜀国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早在商周时期就创造了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西汉时期,蜀郡守文翁在成都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官办学堂——石室学堂。当时第一流的辞赋家司马相如、大文学家扬雄、道学家严君平等都出自成都。此后成都还出现过唐代著名音乐专著《乐府杂录》的作者段安节,五代著名词人孙光宪、画家黄筌,北宋史学家范镇、范祖禹,明代一流学者杨升庵,以及现代作家巴金等一大批文化名人。唐宋期间是成都文化最为繁荣的时期,著名诗人李白、杜甫、李商隐、元稹、苏轼、陆游、范成大等都曾流寓此地,为成都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迹。今天,透过一处处水源涵养区、水生态动感区、水生态湿地,我们看到的是独具特色的大都市湿地,还有龙门山、龙泉山两山环抱的生态屏障,感受到的是“八十公里环城绿廊”,还有绿意盎然、水韵悠长的人居环境。
在70年前,作为近现代抵抗外敌入侵的丰碑,也就是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战争期间,有300万川军从成都、重庆出发参与全国抗战,其中:64万多人伤亡,川军保家卫国参战人数之多、牺牲之惨居全国之首。而1943年作为中华抗战最艰苦的阶段,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命令四川在1个月内征集优秀知识分子从军报国,到印缅支援抗日远征。全川无数大中学校和公教人员群情激昂“泣请从军”,很快就有4万多人奔赴卫国一线。川军与大中华四万万五千万同胞同仇敌忾,共同以血肉之躯筑成一道伟大的爱国长城。当时,以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曾对四川的国军正面抗战和巨大牺牲作过高度评价。位于成都近郊的大邑县安仁古镇“建川博物馆聚落”完全可以作证,四川人民在十四年抗战那段艰苦辉煌的历史进程中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和伟大牺牲,必将成为中国有史以来最为光辉、灿灿和自豪的历史。
“锦江近百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唐代诗人张籍一首《成都曲》把水生态田园城市早早地勾画了出来。如今,四川成都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具的风土人情彰显着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恒久魅力,孕育着“和谐包容、智慧诚信、务实创新”的城市精神,同时还为紧扣“一带一路”打造日新月异的“中西部文化之都”平添了一份迷人的现代国际大都市新气息。
免责声明:《天府之国 蜀中江南》一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水利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只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水利在线联系(QQ:593295900),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可以点击下面的打赏按钮,对本站进行打赏支持!
| 评论
评论 |
|